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腿部皮膚潰瘍 如何診斷?
2015-07-17 17:13
閱讀:4739
來源:丁香園
責任編輯:李思民
[導讀] 近期,JAMA Dermatology 雜志刊登一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腿部皮膚發生潰瘍的病例,經診斷為巨細胞病毒感染所致,一起來學習下。
近期,JAMA Dermatology 雜志刊登一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腿部皮膚發生潰瘍的病例,經診斷為巨細胞病毒感染所致,一起來學習下。
患者男性,60 余歲,左腿無痛快速進展性潰瘍 1 周余,曾因腸憩室炎發作、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熱、多種耐藥綠膿桿菌感染致重癥膿毒癥就診 ICU。
患者 50 余歲時有缺血性心肌病行心臟移植手術,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霉素、霉酚酸酯、地夫可特)。6 月前,患者診斷為漿母細胞淋巴瘤,隨后行綜合化療(環磷酰胺、鹽酸阿霉素、硫酸長春新堿、強的松 CHOP 療法)。
圖 1. 左側為患者腿部皮損表現,右側為組織鏡檢結果
體格檢查示界限清晰 5x5 cm 環形潰瘍,邊緣隆起,四周伴紅斑,基底部膿性皮膚(圖 1 左)。表面棉簽取樣行細菌培養,檢出綠膿桿菌。潰瘍邊緣組織取樣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圖 1 右)。
病理檢查示表層細胞水腫,炎癥細胞血管周邊彌散。多個正常內皮細胞體積增大,細胞核和細胞質內包涵體出現。部分內皮細胞的細胞核內包涵體周邊呈清晰光暈。部分巨噬細胞內有類似表現。
圖 2:組織免疫染色結果。
另外,真皮層毛細血管偶見多核***粒細胞浸潤。免疫學檢查示,細胞內包涵體巨細胞病毒抗原陽性(圖 2)。
囑患者口服纈更昔洛一日 2 次,一次 900 mg,3 周后門診復查,皮損消退,無新發皮損。隨訪期間無其他侵襲性感染跡象,結腸鏡檢查無異常發現。
臨床診斷:巨細胞病毒性潰瘍
病例學習
巨細胞病毒(CMV)是一類常見機會性感染病毒,多發于免疫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惡性血液腫瘤患者、器官或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兒童及青少年患者呈潛伏性感染,多數患者于數年后出現癥狀。
巨細胞病毒感染臨床癥狀多樣,常見有肺炎、腦炎、肝炎、消化道潰瘍、視網膜炎及最終致全身播散性疾病,而累及皮膚較為罕見,癥狀多為斑丘疹、猩紅樣皮損、蕁麻疹發作、皮膚及口腔潰瘍、結節或疣狀皮損等。皮膚病損多為巨細胞病毒播散性感染首發癥狀,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
組織病理學檢查常見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體積增大,細胞核和細胞質內有包涵體,呈「鷹眼征」,血管周圍炎癥細胞浸潤。巨細胞病毒免疫學染色具有特異性,并不會與其他皰疹病毒抗原發生交叉反應。
總之,巨細胞病毒感染是一類機會性感染,多見于免疫力低下患者。皮膚癥狀較為罕見,常預示著全身播散性感染,臨床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