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揭示了嬰兒期抗生素使用、腸道菌群改變及嬰兒后期疾病狀況之間的三角關系,相關研究發表于Cell Host & Microbe上;腸道菌群失衡即為生態失調,往往會引發多種感染性疾病、過敏癥及其它字體免疫障礙,甚至肥胖等。該研究或為臨床開發一種預測性的模型來測定幼兒腸道中健康菌群的發育提供幫助。
抗生素是目前針對兒童最常用的處方藥,其在兒童服用的所有藥物中大約占到了四分之一,而給兒童服用的三分之一的抗生素都被認為是不必要的,目前已經有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對機體腸道菌群多樣性及組成的短期及長期影響。
研究者Dan Knights教授說道,和代謝及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近年來處于持續增加的勢頭,然而很多疾病我們并不清楚發病的機制是什么;此前就有研究揭示抗生素使用和腸道菌群失衡的關系,有些研究則闡明了腸道菌群失衡和成年疾病發生的關聯;在過去一年里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成百上千項研究,發現抗生素使用、腸道菌群改變及成年期疾病發生三者之間存在強相關性。
文章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種結構圖來繪制抗生素如何在腸道中發揮作用引發成年期疾病,以過敏癥為例,抗生素的使用會清除機體中促進免疫細胞成熟的關鍵腸道細菌,而關鍵腸道細菌對于維持機體免疫功能非常關鍵,即便這些關鍵細菌恢復也不能恢復免疫系統的受損情況;對于肥胖而言,抗生素誘導的腸道維生素的改變或許會導致短鏈脂肪酸水平的增加,從而影響機體代謝。
Knights表示,本文研究或為后期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礎,來確定抗生素使用對個體的健康效益及可能發生的問題;同時也為揭示嬰兒期抗生素使用如何影響其成年后疾病的發生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線索。
原始出處:Pajau Vangay, Tonya Ward, Jeffrey S. Gerber, Dan Knights.Antibiotics, Pediatric Dysbiosis, and Disease.Cell Host & Microbe, May 13, 2015.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