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上發布的BEST試驗結果顯示,多支血管病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搭橋術)治療與依維莫司藥物洗脫支架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相比能夠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文章同期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主要作者為Seung-Jung Park博士。
BEST試驗是一項非劣效性、隨機、平行對照試驗,納入了來自27個東亞研究中心的880例多支冠脈病變患者,平均年齡64歲,31%為女性,40%合并糖尿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CABG組(n = 442)和PCI組(n = 438)。研究記錄2年時死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運重建(TVR)的復合終點。原計劃納入1776例患者,由于入組緩慢該研究于2013年10月提前終止。
CABG組和PCI組2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發生率分別為7.9%和11.0%(非劣效性p = 0.32)。隨后繼續隨訪了4.6年(均值),兩組不良預后發生率分別為15.3%和10.6%(p = 0.04)。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從CABG治療中獲益更大(交互p = 0.06)。此外,PCI組額外血運重建和心梗風險明顯高于CABG組。
次要終點:
(1)死亡:CABG組和PCI組分別為5.0%和6.6%(p = 0.30);(2)心梗:CABG組和PCI組分別為2.7%和4.8%(p = 0.11);(3)自發心梗:CABG組和PCI組分別為1.6%和4.3%(p = 0.02);(4)TVR:CABG組和PCI組分別為5.4%和11.0%(p = 0.003);(5)卒中:CABG組和PCI組分別為2.9%和2.5%(p = 0.72)。
研究顯示,2年隨訪顯示,對于多支冠脈病變患者PCI不劣于CABG.糖尿病患者接受CABG主要終點獲益可能優于PCI.PCI組主要終點是由自發心梗和重復血運重建增加驅動的。盡管以往研究顯示,CABG組卒中發生率較高,但本研究中兩組卒中發生率相似。延長期隨訪結果顯示,CABG比新型藥物洗脫支架PCI更加安全、有效。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