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為44歲藏族女性,患“肝包蟲病”多年,病情逐漸加重惡化,合并梗阻性黃疸及凝血功能障礙,病變已完全侵蝕肝后腔靜脈、肝門膽管、血管結構,肝臟受侵犯嚴重,8個肝段中僅有2個肝段存在略正常結構,已失去手術切除指征。2013年12月因合并嚴重黃疸和凝血功能障礙,患者來該院就診。
該院介入治療中心先期對患者進行了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PTCD)和支持治療將近2月。患者一般情況得到改善后,王文濤教授聯合相關科室,反復討論后,決定進行離體肝切除、聯合自體肝移植術。術者切除了病肝,在體外將肝臟仔細分離、切除病變部分,將切除病變后剩余的2個肝段的入肝和出肝的重要管道結構進行修補、成形,用人造血管臨時性重建下腔靜脈,行門腔靜脈的分流以維持全身循環的穩定,并用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血管成形來重建下腔靜脈。最后將完全切除了病變的少部分肝臟植回患者體內。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各項指標已基本恢復正常,于3月15日痊愈出院。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