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較輕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上呼吸道的輕度炎癥,低熱;特殊的斑丘疹和耳后、枕部及頸后淋巴結腫大。孕婦早期感染后,可能導致所生嬰兒出現各種先天缺陷,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本病多發生于冬春兩季,5歲以下小兒多見?;疾『罂色@持久免疫力,偶見再次感染。
因其疹點細小如沙,中醫學稱為“風痧”。
病因病機
風溫時邪從口鼻而入,郁于肺衛,蘊于肌腠,與氣血相搏,發于肌膚而得。由于邪毒較輕,一般只傷及肺衛,故可見惡風發熱、咳嗽、流涕等癥。肺主皮毛,邪從外泄,所以疹點透發后,即熱退而解。個別邪熱熾盛,可見高熱、口渴等氣營征象。
辨證論治
1.邪郁肺衛證
[證候]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輕微咳嗽,精神良好,胃納欠佳,疹色淡紅,先起于頭面、軀干,隨即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日消退,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舌苔薄白,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主要藥物:金銀花、連翹、豆豉、牛蒡子、荊芥、薄荷、蘆根、桔梗、竹葉、甘草。若皮膚瘙癢,加蟬衣、白蒺藜祛風止癢;咳嗽甚,加前胡、杏仁降氣止咳。
2.邪熱熾盛證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