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知識: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
2018-11-16 09:00
閱讀:4873
來源:愛愛醫
作者:陳海兵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臨床中并非少見,多發生于兒童。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心動過速者多數將發生心臟收縮功能下降、擴張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嬰幼兒發病,病程常可進行性加重,預后較差。藥物治療對部分患者有效,一些患者無效。療效較差時常可選用胺碘酮、氟卡尼或兩者聯合用藥。射頻消融術對非陣發**辦性心動過速效果好,副作用少,可作為首選。對于射頻消融無效者,最后可選用手術治療。對于這種心律失常,一經確診,應盡早給予有效干預性治療。
無休止性心動過速(incessanttachycardias)是指在較長時間的心電監測或記錄時間內,心動過速占總心律50%以上(室上性心動過速)或10%以上(室性心動過速)時,稱為無休止性心動過速。主要由具有房室結樣特性的旁路參與,且逆行傳導時間較長的心動過速。研究發現76%的患者的逆行旁路是在后間隔。
根據心動過速發生的部位與機制可分為:⑴、無休止性竇性心動過速;⑵、無休止性房性心動過速;⑶、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⑷、無休止性室性心動過速;
其中以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較為常見。李學斌教授指出,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PJRT)其實為持續性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PAVRT),是激動經房室結前傳面經具有遞減性傳導特性的特殊慢旁路逆傳而形成折返環路的一種心動過速,該旁路多位于后間隔區,心室S1S2程序**可發現該旁路的遞減傳導特性。
1、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心電圖表現:
⑴、逆行P波,RP’間期延長,且RP’>P’R。P波電軸左偏。
⑵、QRS波群時限<120ms,頻率在120-200bpm之間,節律規整。
2、鑒別診斷
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一般不難診斷,主要依靠多次心電圖檢查及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時要與陣發性心動過速持續發作相鑒別,有時進行鑒別診斷有一定困難,通過仔細查看以下表現可以診斷:⑴P波是否為心房沖動前傳或逆傳的結果;⑵P波與QRS波群的關系特征。必要時須進行心臟電生理檢查才能最后確定。
3、臨床意義
無休止**界性心動過速臨床中并非少見,多發生于兒童。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心動過速者多數將發生心臟收縮功能下降、擴張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嬰幼兒發病,病程常可進行性加重,預后較差。藥物治療對部分患者有效,一些患者無效。療效較差時常可選用胺碘酮、氟卡尼或兩者聯合用藥。射頻消融術對非陣發**辦性心動過速效果好,副作用少,可作為首選。對于射頻消融無效者,最后可選用手術治療。對于這種心律失常,一經確診,應盡早給予有效干預性治療。
參考文獻:
1、陳友佳.胡愛英.無休止**界性折返心動過速一例:贛南醫學院學報:2001.21(2).
2、李學斌PJRT的診斷及鑒別要點:臨床心電學雜志.2012.5:328-329
3、許原;郭繼鴻;李學斌.無休止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研究.醫師進修雜志.2001.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