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交流 > 艾灸治療眩暈病1例

艾灸治療眩暈病1例

2018-11-16 06:00 閱讀:3437 來源:愛愛醫 作者:張素菊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艾灸治療眩暈病,取穴以百會、太陽、角孫、風池、太沖為主穴,以翳風、內關、陽陵泉、足三里為配穴。起升清陽、熄內風、疏肝利濕、補中益氣等功效。

案例:


患者男,43歲,因晨起時突感視物旋轉,惡心頭暈不能視物1小時而就診。發病后不能坐立,坐立則眩暈感加重欲吐。無嘔吐、無頭痛、無發熱、胸悶、咳嗽等不適感,無耳鳴,聽力稍有減退,但仍能聽清,四肢活動自如。患者近期有公事繁忙,思慮過度的情況。既往無高血壓病史、心臟病史、無頸椎病史及肝腎病史。查體:血壓130/80mmHg,心律75次/分,體重指數29.5,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稍黃,脈象滑數,顱腦CT未發現腦梗死以及出血表現,頸部CT未發現有頸椎增生或者退變問題。根據這些情況初步考慮是眩暈病。


艾灸治療分析:


患者體重指數29.5,肥胖者多濕盛而生痰,風陽夾痰濁上擾清竅;近期又因工作事而思慮過度而致腎陰虧耗、肝陽上擾、情志失調,遂致眩暈。患者能接受艾灸治療,予以艾灸(溫灸)百會、太陽、風池、角孫、太沖,翳風、內關、陽陵泉、足三里,每穴15分鐘。做灸40分鐘后患者睜眼視物已無明顯暈眩感,無惡心感,能坐起,但仍然有輕度頭暈感,于飲熱水一杯后繼續艾灸余下穴位。2小時后患者已經能站立行走自如,無頭暈、頭重腳輕、惡心等不適感。其后每天做以上穴位艾灸一次,連續五天后,在家中每周自行艾灸2次,堅持一月,并注意避免勞累,避免過于油膩飲食及飲酒。至今有三年,無眩暈復**況。

穴位選擇功效:


取穴以百會、太陽、角孫、風池、太沖為主穴,以翳風、內關、陽陵泉、足三里為配穴。起升清陽、熄內風、疏肝利濕、補中益氣等功效。


各穴功效:

百會(督脈):有升陽固脫,醒腦安神之功效,可治昏迷、昏厥、休克;內臟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精神分裂癥,癔病;頭痛、眩暈、神經衰弱。

太陽(經外奇穴):有清熱止痛之功效。可治頭痛、偏頭痛、眩暈、感冒;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目疾。

風池(足少陽膽經):有祛風明目,熄風安神之功效。可治頭目眩暈、耳鳴、失眠;感冒鼻塞、發熱頭痛;各種眼病;腦性疾病。

角孫(手少陰三焦經):有吸濕降濁之功效,主治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項強、頭痛、眩暈。

翳風:(手太陽三焦經):有通竅利耳、疏風通絡之功效。可治耳聾、耳鳴、中耳炎等耳疾

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有寧心安神、寬胸和胃之功效。

陽陵泉:(足少陽膽經):有疏肝利膽、清利濕熱、舒筋通絡之功效。

足三里(足陽明胃經):有保健強身、調和氣血、健胃益脾、消導化滯、疏經通絡之功效。可治惡心、嘔吐等疾,為一切虛損贏弱之重要配穴。

太沖:(足厥陰肝經):有疏肝理氣,和營通絡之功效。可治頭脹眩暈、目赤腫痛、失眠多夢等。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榆中县| 深州市| 泗水县| 贵德县| 桂阳县| 开阳县| 承德市| 文安县| 同德县| 肇庆市| 潞西市| 县级市| 区。| 长阳| 陕西省| 田阳县| 衡阳县| 呼伦贝尔市| 蒙城县| 大同县| 保山市| 永登县| 来凤县| 宁河县| 永宁县| 济宁市| 邯郸市| 比如县| 余姚市| 长白| 原平市| 册亨县| 会同县| 江安县| 博白县| 广汉市| 陵川县| 冷水江市| 海盐县|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