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受質疑的“煙草院士”謝劍平的名字出現在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再引爭議。
1月15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和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研討會,與會者認為“減害降焦”研究誤導公眾,并稱國際上已證實“減害降焦”是騙局。
15日,記者在中國工程院官網上看到,在“走近院士”欄目中,謝劍平位列43位“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名單中,并稱“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15日召開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提出質疑“煙草院士”的新證據,并認為其研究成果為煙草業利益服務,刻意隱瞞吸煙導致的危害,其所行所言不符合“提倡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的院士義務。
煙草專家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遭受多方質疑
2011年12月,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謝劍平被列入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引發控煙人士、公共衛生界乃至衛計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廣泛質疑。2012年5月,中國工程院4個學部近百位院士聯名致函工程院主席團,請求盡快復議,重審煙草專家謝劍平當選工程院院士的資格。
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是當時聯名的院士之一,他認為,謝劍平違背了科學道德、國家法規和社會倫理。秦伯益曾在一個會議上當面問謝劍平:“人用3天的產品,(臨床實驗)要做一個月的時間,人用一個月的產品,要做終生的實驗,你做什么了?”謝劍平沒有回答。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說,謝劍平的成果在科學上是站不住腳的,而且還有欺騙性,要對他所獲得的幾項國家科技進步獎進行分析。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說,去年兩會期間,工程院領導曾找他談話,說第一謝劍平沒有作假,第二工程院評審程序是完整的,沒有違反評審程序,所以不能取消。
然而,王隴德卻對謝劍平院士的評審程序提出質疑。他說,把一個對人健康有害的研究成果放到了環境輕紡學部,這就是評審程序上的一個嚴重錯誤。他建議科技部和中國工程院反省科技獎的評審和院士評審工作的相關規定,盡快提出對謝劍平科技進步獎和他院士資格的重新復議。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原主任楊功煥說,關于謝劍平院士資格的爭議,并非簡單的學術水平高下之爭,而是關系到科學方向、科學倫理,是控煙和反控煙之爭,要煙草還是要健康之爭,是要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還是要違背公約原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