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學進展 > 魏品康從痰論治高血壓病經驗

魏品康從痰論治高血壓病經驗

2012-07-16 09:40 閱讀:2080 來源:魏品康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高血壓病屬中醫學眩暈、頭痛、風頭眩等范疇,根據病因病機可分為風、火、痰、瘀、虛五證。本院上海名老中醫魏品康教授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痰濁是現代人患高血壓病的主要病因,并且貫穿于高血壓病的全過程。筆者有幸跟魏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魏品康從

    高血壓病屬中醫學“眩暈”、“頭痛”、“風頭眩”等范疇,根據病因病機可分為風、火、痰、瘀、虛五證。本院上海名老中醫魏品康教授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痰濁是現代人患高血壓病的主要病因,并且貫穿于高血壓病的全過程。筆者有幸跟魏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魏品康從痰論治高血壓病經驗總結如下,以饗同道。

    1.化痰健脾,燥濕和中

    本法適用于脾失健運,中濕不化,痰濁內生所致的高血壓病。這類患者臨床多表現為頭暈頭重,胸膈滿悶,嘔惡痰涎,惡心納呆,舌苔白膩,脈滑。魏師認為,現代人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素體肥胖,或恣食肥甘厚膩、飲酒過多,或過度勞倦,損傷脾胃,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濁失常,而致水濕內停,聚濕生痰,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發為眩暈。魏師針對此類患者喜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案例1:患者,女,45歲,2008年2月19日就診。患者有高血壓病史2年,平時服用絡活喜,血壓控制在140~130/80~70mmHg(1mmHg=0.133kPa)之間。近期適逢春節,過度飲食肥甘厚膩,1周前出現頭暈不適,現伴有惡心納呆,眠差,大便干結,舌淡,苔白膩,脈細滑。血壓150/90mmHg。B超示脂肪肝浸潤。處方:法半夏15g,炒白術15g,天麻15g,茯苓15g,陳皮15g,炒萊菔子30g,炒枳實、炒枳殼各15g,葛根30g,炒雞內金15g,制大黃15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14劑后患者癥狀消失。

    按:本案患者平素血壓控制良好,此次發病為節日過度飲食,損傷脾胃,以致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正所謂“厚味釀痰,或沉溺于酒,皆為釀痰之媒”。魏師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原方,以取健脾化痰、熄風燥濕之意;另加炒雞內金消食健胃;炒枳實、炒枳殼、炒萊菔子理氣健脾;制大黃泄濁外出,助其化痰健脾之效,事半功倍。

    2.清熱化痰,平肝潛陽

    本法適用于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克伐脾土,聚濕生痰,痰火上擾所致的高血壓病。這類患者臨床多表現為頭暈頭痛,頭重如裹,口干口苦,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現代人因精神壓力大,情緒緊張,易肝陽偏亢,肝陽強久,克伐脾土,導致脾失健運,痰濁內生,肝陽夾痰濁擾動清竅,則頭暈、頭痛等諸癥由生。魏師針對此類患者喜用天麻鉤藤飲合黃連溫膽湯加減。

    案例2:患者,男,48歲,2008年6月30日就診。患者有高血壓病史4年,平時服用福辛普利鈉片(蒙諾),血壓控制不佳,波動在140~160/90~100mmHg之間。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時有口干口苦,近日因工作原因,精神緊張,3d前出現頭痛,頭脹如裹,尤以巔頂為甚,現伴有口干口苦,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大便每日3次、成形,舌紅,苔薄黃,脈弦。血壓165/95mmHg。處方:天麻9g,鉤藤(后下)30g,石決明30g,桑寄生15g,牛膝15g,石菖蒲15g,黃連6g,生蒲黃30g,決明子30g,藁本15g,半夏15g,陳皮15g,制大黃15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14劑后患者癥狀好轉。

    按:本案患者長期血壓控制不佳,且平素急躁易怒,屬陽亢體質,熱象明顯。魏師藥用天麻、鉤藤、石決明、桑寄生、牛膝、決明子,乃取天麻鉤藤飲之意;另增清熱瀉火之石菖蒲、生蒲黃,清熱平肝降逆為主;加半夏、陳皮、黃連,乃取黃連溫膽湯之意;以瀉濁消導、引諸邪下行之大黃,清火化痰為輔;加藁本祛風止痛,尤善治巔頂頭痛。藥證相符,故獲良效。

    3.健脾化痰,調補肝腎

    本法適用于肝腎不足,木郁乘土所致的高血壓病。這類患者臨床多表現為頭痛,眩暈伴耳鳴,烘熱汗出,虛煩,少寐,脈沉細。魏師認為,高血壓病程愈久,則肝腎愈虧,肝失疏泄,易致氣機郁滯,一方面郁而化火,肝火傷陰,陰虛陽亢,而致血壓升高,烘熱汗出;另一方面,木郁乘土以致脾失健運,痰濕不化,痰濁中阻,上擾清竅而致眩暈頭痛。

    案例3:患者,女,50歲,2008年4月25日就診。患者有高血壓病史10年余,平時血壓控制在130~145/80~90mmHg之間。近日寐不佳,血壓140/80mmHg,頭痛眩暈,伴午后時有烘熱汗出,納可,大便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處方:天麻9g,炒白術15g,法半夏15g,當歸15g,白芍15g,仙茅15g,淫羊藿30g,巴戟天15g,知母、黃柏各15g,生地黃30g,決明子30g,炒枳殼、炒枳實各15g。每日1劑,水煎服。14劑后患者癥狀好轉。

    按:本案患者處于更年期,天癸衰少,肝腎不足,木郁乘土,脾失健運。故魏師以半夏白術天麻湯為基礎方,取其健脾化痰之效;另加用二仙湯,取其平補肝腎、調和陰陽之意;決明子、炒枳殼、炒枳實倍健脾之力。全方共奏健脾化痰、調補肝腎之效。

    4.理氣活血,化痰通絡

    本法適用于氣滯血瘀,氣血不能上榮頭目所致的高血壓病。這類患者臨床多表現為眩暈頭痛,頸項板滯,舌黯,苔薄白,脈細。高血壓病多見于中老年患者,魏師認為此類患者肝腎漸衰,而肝腎為母子之臟,腎陰虛則肝陰亦虛,水不涵木,木不疏土,脾失健運,痰阻經絡,釀生瘀血,所謂“津血同源,痰瘀相關”。因痰致瘀,痰瘀膠結,導致眩暈頭痛,頸項板滯。魏師針對此類患者喜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合蟲類藥加減。

    案例4:患者,男,59歲,2009年4月12日就診。患者患高血壓15年,平時血壓控制在140~155/80~90mmHg之間。患者出現頭暈、頸項板滯不適感1年余,頸椎活動度大致正常,余無明顯不適,納可,寐安,二便調,舌黯,苔薄,脈細弦。處方:制半夏15g,天麻15g,炒白術15g,茯苓30g,葛根30g,全蝎6g,蜈蚣3條,土茯苓30g,決明子30g,炒萊菔子30g,制大黃10g,川芎15g,厚樸15g,丹參30g,柴胡9g,郁金15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14劑后患者癥狀好轉。

    按:魏師治療本例仍取半夏天麻白術湯為基礎方,在健脾化痰熄風基礎上配以炒萊菔子、柴胡、郁金理氣;丹參、川芎活血;全蝎、蜈蚣通絡;土茯苓、制大黃瀉濁;葛根能直接擴張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緩解高血壓患者的“項滯”癥狀。全方以健脾化痰熄風為治本、理氣活血通絡為治標,標本兼治,故獲良效。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鄢陵县| 若羌县| 阜新市| 奉贤区| 武陟县| 平舆县| 内江市| 兴安县| 大方县| 尼勒克县| 兴安盟| 禹城市| 望奎县| 门源| 宿松县| 嵩明县| 安泽县| 德庆县| 离岛区| 青冈县| 兴隆县| 东阳市| 即墨市| 兴安县| 丰城市| 汝阳县| 应城市| 出国| 霍林郭勒市| 洮南市| 罗山县| 宁陵县| 崇阳县| 兴城市| 肇源县| 宁化县| 沭阳县| 太和县| 佛教|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