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是因接觸化學性刺激或腐蝕性物質(多見是殺蟲劑、除草劑等農藥)而造成,可導致陰囊及腹股溝皮膚的大片缺損、壞死、大量滲液、感染,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南方地區每至夏收季節,我院均收治化學性燒傷的病例。2年來一共收治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經過綜合治療,創面均預后良好,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其中一例合并有腹股溝處燒傷,年齡44~56歲,平均50歲,均為農民。其中由除草劑(百草枯)致傷4例,“甲胺磷”致傷1例,殺蟲劑“敵敵畏”致傷1例,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均在噴灑農藥時致傷。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在入院前均在當地衛生院均不得到確診,經一般抗感染治療,癥狀無好轉而轉入我院治療。致傷至入院時間:4~22天。檢查: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均見約4cm×5cm2的陰囊皮膚潰爛,脫落,小部分結黑色焦痂,其中1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伴有腹股溝皮膚潰爛,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均伴有創面感染、流膿及出血,創面較多膿苔及滲液,其肉膜無破損,陰囊內容物無外露。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入院后當天即以大量生理鹽水、洗必泰交替沖洗創面,盡量清除皮膚潰爛處膿液、膿苔,減少滲出,再用干小方紗將創面滲液吸干,然后以爐甘石洗濟清洗創面,3~5次/日,囑患者臥床休息,盡量雙腳分開,減少或避免創面與大腿內側接觸摩擦,保持創面通風干燥,同時給予頭孢噻肟鈉抗感染治療(2.0g,靜脈滴注,Bid),間斷紅外線燈烘烤理療,20分鐘/次,Tid,促進創面愈合。
2.結果
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在入院后治療1~3周創面完全愈合,表皮生長良好,無疤痕生長。出院后隨訪半年,陰囊創面皮膚無陰毛生長,皮膚感覺正常,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均達到完全治愈。
3.討論
化學性燒傷(chemicalburns)的損害程度,與化學品的性質、劑量、濃度、物理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的大小,以及當時急救措施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化學物質對局部的損傷作用,主要是細胞脫水和蛋白質變性,有的產熱而加重燒傷,有的化學物質被吸收后可發生中毒,而陰囊化學性燒傷在臨床并不多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多發生于農村,由于患者對農藥的認識不知足,噴灑農藥時缺乏相應的防護設備,或者極少患者因陰囊患有其他的疾病,誤將腐蝕性或刺激性物品涂布或外敷于陰囊表面,導致的陰囊皮膚損傷。常見的致傷物品有“除草劑”、“殺蟲劑”等農藥類化學物,強力腐蝕劑較罕見。陰囊皮膚血供豐富,共有3組血管在陰囊肉膜層內行走,其終末支血管相互吻合,在每一側陰囊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動脈網絡,血供豐富,其皮膚粘膜的防御相對較弱,化學性致傷后陰囊皮膚出現潰爛、滲液,伴有明顯疼痛,大片皮膚壞死脫落或呈焦痂樣,并發感染者常伴惡臭味,滲出物呈膿性。
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治療的關鍵在于徹底清創,反復以大量生理水、洗必泰交替沖洗創面,盡量洗凈創面、清除殘留致傷物;壞死痂皮不宜強行剝脫,創面清洗趕緊后可予爐甘石洗濟清洗創面,并給予強力抗炎治療,從而為殘存的上皮組織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早期應用紅外線燈烘烤,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創面愈合,保持創面干燥,并外涂表皮生長因子,促進表皮細胞生長、爬行,加速創面愈合。但早期因創面滲液多時燈烤可很快出現結痂,易導致痂下積膿、積液,反而使創面損傷加重,延遲愈合,故在治療中應及時清除痂下積液及積膿。在滲出稍減少后給予間斷燈烤,創面愈合的全過程實質上是由許多細胞因子參與調控的,生長因子不僅直接參與了創面的炎癥反應,而且還影響著組織修復細胞周期的轉變等到一系列生物學過程。外噴表皮生長因子后,可使皮島生長、擴大明顯加速,新生表皮生長迅速,明顯縮短療程。我院6例陰囊皮膚化學性燒傷患者均未噴表皮生長因子,僅以抗感染、清洗創面、紅外線燈烘烤等治療,亦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操作簡單,治療費用低,適合于基層醫院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