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社區鄉鎮醫院都配全科醫生
到2020年,甘肅省將基本形成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訓模式和“首診在基層”服務模式
根據省**辦公廳近日下發的《甘肅省建立全科醫生制度實施方案》,到2012年,力爭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農村鄉鎮衛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20年,我省將初步建立與我省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相適應的全科醫生制度,基本形成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訓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全科醫生與城鄉居民基本建立比較穩定的服務關系,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方案》提出,我省將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范為“5+3”培養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臨床醫學(含中醫學)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在過渡期內,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可以采取“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和“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兩種方式。從今年起,我省將逐步擴大全科方向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并按照全科醫生規范化要求進行培養。通過實施轉崗培訓、定向培養全科醫生的技能培訓、考試認定、提升學歷層次、鼓勵對口支援等多渠道培養合格的全科醫生。
《方案》明確,取得執業資格的全科醫師特別是副高級職稱以上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下級醫療衛生機構注冊1個或多個執業地點,開展全職或兼職工作。對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全科醫生,除按國家規定發放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外,對在人口稀少、艱苦邊遠地區獨立執業的全科醫生,地方**要制定優惠政策或給予必要補助,省級財政在安排轉移支付時要予以適當傾斜。同時,已被**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正式錄用的取得本科以上臨床醫學(含中醫學)學歷人員,在規范化培訓期間工齡計入檔案,并與以后的工齡連續計算,人事檔案由培訓基地委托有資質的人事代理機構管理。由工作單位選派的在職在編人員,規范化培訓期間人事工資關系不變。參加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人員培訓期間享受培養基地住院醫師待遇,財政根據不同情況給予補助。
《方案》同時提出推行全科醫生向居民提供契約服務,建立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機制等。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