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猶他大學Huntsman癌癥研究所的William T. Lowrance博士在泌尿生殖腫瘤研討會上報告的一項大規模觀察性研究的結果,即使是最輕微的慢性腎病(CKD)也是泌尿系腫瘤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可用于目標人群篩查。
他指出,已知終末期腎病是癌癥的危險因素,既往研究提示CKD與癌癥風險相關,“但這些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受限于樣本太小,或對CKD與癌癥之間相關性具有混淆作用的重要因素控制不足。”為此,他們對凱撒醫療中心(Kaiser Permanente)腎臟病注冊系統中年齡340歲且在2000~2008年間至少有1次門診、非急診的血清肌酐水平測定結果的成人患者進行了研究。排除有癌癥、透析或腎移植病史的患者。分析中排除癌癥診斷3個月內的估計GFR數值以及在隨訪開始后2年內發生的癌癥,目的是盡量降低癌癥使腎功能受累的可能性。結果基于120萬例中位年齡為55歲的患者。在中位隨訪5.3年期間,共診斷76,809例癌癥。
單變量分析顯示,隨著GFR下降,各種類型常見癌癥和總的癌癥發病率增高,數據使用CKD-Epi方程估計。經校正多種潛在混淆因素[如蛋白尿、伴發疾病(包括糖尿病)、吸煙狀態、處方藥的使用和對衛生保健服務的使用]的多變量分析顯示,與對應的估計GFR介于60~89 ml/(min·1.73 m2)的對照相比,估計GFR£59 ml/(min·1.73 m2) 的患者腎細胞癌風險顯著增高,并具有統計學意義,估計GFR£44 ml/(min·1.73 m2)的患者尿路上皮癌癥風險顯著增高,并具有統計學意義。腎功能最差的患者([估計GFR<30 ml/(min·1.73 m2)])腎細胞癌風險增加了2.09倍,尿路上皮癌癥風險增加了1.35倍,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者總結認為,隨著估計GFR降低,腎臟和尿路上皮癌癥的風險呈現獨立、逐級增高。
原文地址: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8855/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