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手術or藥物?
2015-07-16 14:13
閱讀:1336
來源:醫脈通
責任編輯:李思民
[導讀] 過50歲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與長期藥物治療相比較,選擇性手術的死亡風險更低,而這一結果在較年輕患者沒有差異。相關回顧性匹配隊列研究結果于7月14日在線發表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志上。
過50歲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與長期藥物治療相比較,選擇性手術的死亡風險更低,而這一結果在較年輕患者沒有差異。相關回顧性匹配隊列研究結果于7月14日在線發表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志上。
“很多時候,我們本能地認為治療成功的檢驗標準是讓患者免于手術……然而,這項研究表明,簡單的保證患者結腸完整不是一個治療成功的長期措施,”David Sachar教授(紐約市Mount Sinai醫學中心)在隨刊社論上寫到。
研究人員將830例接受選擇性手術的晚期UC患者,和7541例沒有接受手術但與相關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晚期疾病病程,過去6個月免疫抑制劑應用情況)匹配的患者進行比較。
與長期藥物治療相比較,手術與較低死亡率相關(風險比,0.70;95%置信區間,0.54——0.90),但是僅限于≥50歲的患者群體(風險比,0.60;95%置信區間,0.45——0.79)。研究人員沒有調查死亡原因,而且未調整吸煙因素。
“這些結果應該謹慎解讀,因為分析是在事后開展,涉及一個較小的樣本量和低絕對值的死亡數量(一共78例),”Meenakshi Bewtra(Pennsylvania大學消化科)和同事們寫到。一般而言,越年輕患者的并發癥和死亡越少,研究人員認為手術依然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們的研究結果不應該解釋為手術應該在較年輕群體中避免。”
手術的明顯優勢在接受過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甚至是年長群體中消失。這些患者中的很少數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然而,這引發了藥物在這些患者或者他們可能優選避免這些藥物的問題。研究人員建議今后的研究要比較不同藥物治療的有效性以了解這些患者是否在接受有效治療。
“傳統上,醫務人員已經假設UC患者鑒于手術帶來生活質量的變化,是希望避免結腸切除術的。因此,UC手術方案討論通常沒有啟動,或者僅在其他藥物治療失敗后啟動,盡管文獻顯示術后UC患者報告稱手術后生活質量改善,”作者們寫道。“當患者在衡量不同藥物治療和全結腸切除術的風險和獲益時,這些結果需要與患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