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診療指南 > JNC8與社區高血壓指南,為何證據相同而結論不同?

JNC8與社區高血壓指南,為何證據相同而結論不同?

2014-04-16 17:07 閱讀:2912 來源:醫脈通 責任編輯:張子玲
[導讀] 2013年12月,美國先后發布了ASH/ISH社區高血壓指南和JNC8指南。同樣針對高血壓患者管理,兩部指南有相同之處,也有重要差別。

    2013年12月,美國先后發布了ASH/ISH社區高血壓指南和JNC8指南.同樣針對高血壓患者管理,兩部指南有相同之處,也有重要差別。指南發布后,由美國高血壓學會(ASH)的前任主席Henry R. Black博士主持,與紐約州立大學Downstate醫學院Michael Weber教授和ASH副主席、JNC8專家組成員Raymond R. Townsend博士一起討論了不久前新出爐的ASH/ISHJNC8高血壓指南。

    專家簡介
 


    Henry R. Black,醫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院的副教授,美國高血壓學會的前任主席。

    Michael A. Weber,醫學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Downstate醫學院教授,《臨床高血壓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編輯,參與了ASH/ISH社區高血壓指南的制定。

    Raymond R. Townsend,醫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系教授、腎病學家,工作重點為降壓治療。于后期被任命為JNC8專家組成員并擔任美敦力公司SYMPLICITY-HTN 3高血壓試驗的美國咨詢委員會代表,現出任美國高血壓學會副主席。

    關于JNC

    Black博士:今天討論的主題之一是不久前發布的ASH/ISHJNC8高血壓指南,二位都是指南制定委員會的成員并參與了相關指南的撰寫工作,我曾參與了JNC6和JNC7指南的制定工作,卻無緣這次的JNC8.Michael,能請你回顧下ASH/ISH指南的主要內容以及證據來源嗎?

    Weber博士:好的,我作為美國高血壓學會(ASH)和國際高血壓學會(ISH)指南制定專家組的成員參與了指南的撰寫工作。指南的主要目的在于為社區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提供思路及建議,指南主要是基于現有證據制定而成的,這也是它能夠被稱為指南的原因。我們將這些證據以指南的形式體現出來可以讓奮戰在臨床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Black博士:Ray,關于JNC8,順便提一下,我不確定是否應該稱其為JNC8.國家聯合委員會(JNC)由美國國家高血壓教育計劃(NHBPEP)任命定期發布更新高血壓指南,但JNC已于幾年前解散了,那么為什么你們仍署名為JNC8專家組呢?

    Townsend博士:在我看來是這樣的,實際上是美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成立了這次的專家組,而其中參與的部分專家仍是之前國家聯合委員會(JNC)的成員,因此我認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還是可以稱其為JNC吧。

    Black博士:事實上是包括了此前JNC的全體成員。

    Townsend博士:的確如此,2008年NHLBI即啟動了JNC8的撰寫工作,我們全體18名專家肩負著制定美國新版高血壓指南的艱巨任務,在貝塞斯達市的一間會議室里,按照在當時看來可能有悖常規但卻是最為科學嚴謹的原則——并不基于長久以來的經驗和共識,而是盡可能的遵循相關證據制定來指南。這是我們2008年9月開始撰寫指南時的首要規定。

    Black博士:讓我感興趣的是,專家組一共提出了11項建議,而其中有6項,即超過一半的建議是基于專家意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么基于臨床試驗證據的建議如此之少?

    Townsend博士ASH/ISH社區高血壓指南和JNC8指南.同樣針對高血壓患者管理,兩部指南有相同之處,也有重要差別。指南發布后,由美國高血壓學會(ASH)的前任主席Henry R. Black博士主持,與紐約州立大學Downstate醫學院Michael Weber教授和ASH副主席、JNC8專家組成員Raymond R. Townsend博士一起討論了不久前新出爐的ASH/ISHJNC8高血壓指南。

    專家簡介
 


    Henry R. Black,醫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院的副教授,美國高血壓學會的前任主席。

    Michael A. Weber,醫學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Downstate醫學院教授,《臨床高血壓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編輯,參與了ASH/ISH社區高血壓指南的制定。

    Raymond R. Townsend,醫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系教授、腎病學家,工作重點為降壓治療。于后期被任命為JNC8專家組成員并擔任美敦力公司SYMPLICITY-HTN 3高血壓試驗的美國咨詢委員會代表,現出任美國高血壓學會副主席。

    關于JNC

    Black博士:今天討論的主題之一是不久前發布的ASH/ISHJNC8高血壓指南,二位都是指南制定委員會的成員并參與了相關指南的撰寫工作,我曾參與了JNC6和JNC7指南的制定工作,卻無緣這次的JNC8.Michael,能請你回顧下ASH/ISH指南的主要內容以及證據來源嗎?

    Weber博士:好的,我作為美國高血壓學會(ASH)和國際高血壓學會(ISH)指南制定專家組的成員參與了指南的撰寫工作。指南的主要目的在于為社區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提供思路及建議,指南主要是基于現有證據制定而成的,這也是它能夠被稱為指南的原因。我們將這些證據以指南的形式體現出來可以讓奮戰在臨床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Black博士:Ray,關于JNC8,順便提一下,我不確定是否應該稱其為JNC8.國家聯合委員會(JNC)由美國國家高血壓教育計劃(NHBPEP)任命定期發布更新高血壓指南,但JNC已于幾年前解散了,那么為什么你們仍署名為JNC8專家組呢?

    Townsend博士:在我看來是這樣的,實際上是美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成立了這次的專家組,而其中參與的部分專家仍是之前國家聯合委員會(JNC)的成員,因此我認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還是可以稱其為JNC吧。

    Black博士:事實上是包括了此前JNC的全體成員。

    Townsend博士:的確如此,2008年NHLBI即啟動了JNC8的撰寫工作,我們全體18名專家肩負著制定美國新版高血壓指南的艱巨任務,在貝塞斯達市的一間會議室里,按照在當時看來可能有悖常規但卻是最為科學嚴謹的原則——并不基于長久以來的經驗和共識,而是盡可能的遵循相關證據制定來指南。這是我們2008年9月開始撰寫指南時的首要規定。

    Black博士:讓我感興趣的是,專家組一共提出了11項建議,而其中有6項,即超過一半的建議是基于專家意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么基于臨床試驗證據的建議如此之少?

    Townsend博士JNC8的制定主要針對全國初級保健醫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我們共總結了23個在降壓治療與評估過程中存在廣泛爭議的問題。但我們無法將這23個問題在新指南中一一體現,因此選擇了5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在指南中詳述,將其中3個爭議最大的問題作為JNC專家組發布的2014美國高血壓最新指南的核心內容。出于科學嚴謹的考慮,我們在提出相關問題之后查閱了大量研究資料,以確保每個問題都是在參考了多個數據庫資源之后謹慎回答的。這不僅僅只是PubMed的搜索結果,而是系統檢索的產物,每個解答的背景資料都是真實有效的。證據來源之廣泛是有目共睹的。

    當問題敲定之后,我們將再度審視相關證據,這個過程需要我們輕擊鼠標去瀏覽數千份資料,并根據高質量、中等質量、低質量和極低質量的預設評判標準對隨機臨床試驗的證據水平進行分級。在指南制定的初期我們就決定只關注高質量的臨床隨機試驗證據。我們將查閱過的薈萃分析等其他類型文獻歸納整理成證據資料庫,指南的制定僅參考隨機臨床試驗的證據,這種指南制定方法不同于美國及歐洲的傳統方法。

    關于ASH/ISH指南

    Black博士:那Michael呢?ASH/ISH指南與JNC8相比有哪些差異?盡管我認為將其稱為指南可能有些不太合適。

    Weber博士:好的,這可不僅僅是一份報告而已,巧合的是我們與JNC8專家組關注了幾項相同的試驗,換句話說,我們都將重點放在了SHEP、Syst-Eur、HYVET以及其他一些我們所熟知的研究,并思考它們對臨床工作的啟迪。

    我們不像JNC8專家組那樣過分嚴格(或者說太過科學嚴謹,大致意思就是這樣),我們的靈活度更大一些,更傾向于選擇可信度較高且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證據。Ray,你們始終堅持科學的結論要基于證據而不是共識這一理念,但你們在指南撰寫工作的后期階段難道不會面臨兩難的境地嗎?特別是當現有證據無法解答相關問題,或者你們不能達成共識,甚至沒有任何相關的隨機臨床試驗證據時。想必你們已經體會到了任務的艱巨,隨著問題的深入研究,你們將會越來越感到舉步維艱。

    Townsend博士:確實如此。我們的任務除了編寫基于證據的指南之外,還需要明確現有知識體系中的不足。在對堆積如山的信息仔細篩選之后發現其中大部分是糠而不是小麥,它們良莠不齊,雜質遠遠多于精華,我們深感作為專家組需要承擔的任務之一便是去偽存真。目前真正有意義的臨床研究已足夠科學嚴謹,可以幫助我們對正常血壓和高血壓做出定義。將高血壓定義為多少時降壓治療的風險將超過其獲益?降壓的目標值應該設置為多少?如何通過藥物治療使血壓達標?這是我們歸納總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眾所周知,現在面臨的難題之一便是關于起始治療的舒張壓(DBP)閾值和治療目標值已有充分證據,而收縮壓(SBP)方面的臨床證據卻少之甚少。于上世紀80年代末開展的SHEP、Syst-Eur,、STONE、Syst-China、HYVET與其他研究的預試驗或完整的正式試驗中,起始治療的SBP值從160 mmHg及以上各不相同。將起始治療的收縮壓值定為140-160mmHg的范圍還缺少相關證據,特別是對于發生單純收縮性高血壓風險最高的人群——60歲及以上人群。

    60-80歲高血壓患者:150 vs 140 mm Hg

    Black博士:臨床醫生面對不同指南在治療目標上存在的差異應該怎樣制定治療方案呢?在我對患者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是不愿意給出任何建議的。在臨床工作中如何兼顧群體共性與個體差異?出現分歧時應該遵循哪個指南?

    舉例來說,對>65歲患者推薦起始治療的血壓值為≥150mmHg并未經過臨床證實(編者注:對于≥60歲患者,JNC8推薦血壓治療目標值為<150/90mmHg,而ASH/ISH推薦的目標值為<140/90mmHg)。像最近頗有影響力的ACCORD研究并未將150mmHg和140mmHg兩種收縮壓閾值進行比較,而是比較了140mmHg和120mmHg這兩個水平,那么150mmHg的閾值又是從何而來呢?

    Townsend博士:150 mmHg的閾值主要來自SHEP和Syst-Eur等臨床試驗,在上述試驗中,受試者(收縮壓≥160mmHg)被隨機分至藥物治療組或安慰劑組。SHEP和Syst-Eur研究中藥物治療組的血壓控制在140 mmHg的水平。

    Black博士:但140 mmHg并不是試驗預設的比較值。

    Townsend博士:我們試圖通過對臨床試驗證據的最佳解讀來提出問題。我們承認關于收縮壓目標值(140mmHg vs 160mmHg)缺乏高質量或相對合理的隨機臨床試驗證據(尤其是在美國)。盡管我們從一開始就承認了這一點,但面對這種特殊情況你多少都應該有所表態并且竭盡所能充分利用現有的臨床試驗數據。就這點而言,我只能稱其為數據,無法稱之為證據。

    140mmHg是藥物治療組所能達到的水平,而安慰劑組血壓水平多在150mmHg區間,兩組相差10-15mmHg.對于≥60歲患者,將SBP水平降至140mmHg看似較為安全并且患者獲益顯著,但目前缺少140mmHg和160mmHg治療目標值的比較性研究。在今天即將結束之際,我們要指出的一點是將血壓控制在150mmHg的水平以下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這便是第一條建議所帶給我們的啟迪。

    Black博士:Michael,對此你怎么看?

    Weber博士:客觀的說,在JNC8或者說是JNC8專家組的報告中,幾乎隨處可見指南缺陷的相關闡述。Ray,我想知道,指南中關于不足之處的撰寫是否由同一人完成。他們承認不能排除將SBP治療目標定為140mmHg比150mmHg更能使患者獲益的可能性,但證據尚不充分。盡管有不少關于140mmHg vs 150mmHg的比較性研究,但證據水平均不夠理想,缺乏說服力,研究數據無顯著意義。Ray說的非常正確,我們知道同140mmHg以上的治療目標值相比,低于140mmHg的治療目標值通常來自那些并未將其作為主要終點的研究分析。因此你不得不使用級別相對較低的研究證據。

    毫無疑問Ray是對的,SHEP研究的確表明150mmHg的治療目標值要優于>150mmHg.但我并不能確定Syst-Eur研究能否得出類似結論是因為該研究并未提到具體的治療目標值。Ray,感謝你們所做的相關工作,我根據你們附錄中好幾百頁的補充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后發現研究人員可能比較了151 vs 161mmHg的治療目標值,因此嚴格說來,<160mmHg的治療目標值確實要優于>160mmHg.唯一一項提示<150mmHg的治療目標值相較于>150mmHg更適合作為終點事件的試驗是HYVET,但該研究受試者主要為80歲以上患者。

    在ASH/ISH指南、JNC8和以及歐洲相關指南中關于80歲以上患者<150mmHg的治療目標值已達成共識,備受爭議的是60-80歲人群。我認為爭議就是這么產生的,我不想聽到類似“我是少數不同意這種觀點的人之一”的話,如果事實證明140mmHg的確優于150mmHg(舉例來說,如果在卒中、心臟疾病以及一些心血管事件中,135mmHg的血壓水平比145mmHg更能使人獲益),難道我們放寬降壓目標是在冒不必要的風險嗎?我們為什么不能更加嚴謹負責的表態“除非有確切證據顯示150mmHg的SBP治療目標值可使患者受益,否則沒有理由改變現行的140mmHg的治療目標。”

    Townsend博士:關于這一點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Michael,你應該可以想到這并不是容易達成共識的事情。對指南的各個部分大家都表示了極大的關注,我們一致通過了JNC8的大部分建議,但第一條建議存在爭議,作為專家組成員,我對你們剛才所提到的這些也表示認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第一條建議后又附加了補充資料的原因。我們在摘要和文章結尾部分都強調了臨床上個體化治療的價值遠遠勝過指南本身。

    之前從未提到過的一點是,從理論上來說,60歲以上患者停用降壓藥以使血壓保持在略高于正常水平的做法有一定道理,但目前缺乏證據資料。在指南的撰寫中,我們需要仔細斟酌以確保對初級保健提供者(JNC8重點針對初級保健)的相關建議有效可行,我們并不建議為了提高老年患者血壓而盲目停藥,但我承認你們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當我們需要為收縮壓設定一個具體標準時,我們認為150mmHg是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數值。

    Black博士:綜上所述,我只是想強調我們在JNC6和JNC7中也曾提到過的一點:無論指南中針對不同人群提出了何種建議,根據患者臨床特點采取個體化治療都是永遠的法寶。我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因此如果臨床醫生或相關從業人員認為當患者血壓在138mmHg水平時耐受良好,那么無需再調整藥物劑量,如果當血壓在128mmHg水平時耐受良好,也無需再調整藥物劑量。我認為這時除非臨床實踐證明高目標值使患者獲益更多,我們才需要進行強化治療。

    Black博士:感謝二位的參與,這是一次有意義的相互學習過程。但我并不認為高血壓的臨床管理實踐到此就結束了。今天能夠一起交流討論讓人受益匪淺,再次向二位表示感謝。

    點擊下載***:《2014年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

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2505672html" target="““_blank””">JNC8的制定主要針對全國初級保健醫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我們共總結了23個在降壓治療與評估過程中存在廣泛爭議的問題。但我們無法將這23個問題在新指南中一一體現,因此選擇了5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在指南中詳述,將其中3個爭議最大的問題作為JNC專家組發布的2014美國高血壓最新指南的核心內容。出于科學嚴謹的考慮,我們在提出相關問題之后查閱了大量研究資料,以確保每個問題都是在參考了多個數據庫資源之后謹慎回答的。這不僅僅只是PubMed的搜索結果,而是系統檢索的產物,每個解答的背景資料都是真實有效的。證據來源之廣泛是有目共睹的。

    當問題敲定之后,我們將再度審視相關證據,這個過程需要我們輕擊鼠標去瀏覽數千份資料,并根據高質量、中等質量、低質量和極低質量的預設評判標準對隨機臨床試驗的證據水平進行分級。在指南制定的初期我們就決定只關注高質量的臨床隨機試驗證據。我們將查閱過的薈萃分析等其他類型文獻歸納整理成證據資料庫,指南的制定僅參考隨機臨床試驗的證據,這種指南制定方法不同于美國及歐洲的傳統方法。

    關于ASH/ISH指南

    Black博士:那Michael呢?ASH/ISH指南與JNC8相比有哪些差異?盡管我認為將其稱為指南可能有些不太合適。

    Weber博士:好的,這可不僅僅是一份報告而已,巧合的是我們與JNC8專家組關注了幾項相同的試驗,換句話說,我們都將重點放在了SHEP、Syst-Eur、HYVET以及其他一些我們所熟知的研究,并思考它們對臨床工作的啟迪。

    我們不像JNC8專家組那樣過分嚴格(或者說太過科學嚴謹,大致意思就是這樣),我們的靈活度更大一些,更傾向于選擇可信度較高且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證據。Ray,你們始終堅持科學的結論要基于證據而不是共識這一理念,但你們在指南撰寫工作的后期階段難道不會面臨兩難的境地嗎?特別是當現有證據無法解答相關問題,或者你們不能達成共識,甚至沒有任何相關的隨機臨床試驗證據時。想必你們已經體會到了任務的艱巨,隨著問題的深入研究,你們將會越來越感到舉步維艱。

    Townsend博士:確實如此。我們的任務除了編寫基于證據的指南之外,還需要明確現有知識體系中的不足。在對堆積如山的信息仔細篩選之后發現其中大部分是糠而不是小麥,它們良莠不齊,雜質遠遠多于精華,我們深感作為專家組需要承擔的任務之一便是去偽存真。目前真正有意義的臨床研究已足夠科學嚴謹,可以幫助我們對正常血壓和高血壓做出定義。將高血壓定義為多少時降壓治療的風險將超過其獲益?降壓的目標值應該設置為多少?如何通過藥物治療使血壓達標?這是我們歸納總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眾所周知,現在面臨的難題之一便是關于起始治療的舒張壓(DBP)閾值和治療目標值已有充分證據,而收縮壓(SBP)方面的臨床證據卻少之甚少。于上世紀80年代末開展的SHEP、Syst-Eur,、STONE、Syst-China、HYVET與其他研究的預試驗或完整的正式試驗中,起始治療的SBP值從160 mmHg及以上各不相同。將起始治療的收縮壓值定為140-160mmHg的范圍還缺少相關證據,特別是對于發生單純收縮性高血壓風險最高的人群——60歲及以上人群。

    60-80歲高血壓患者:150 vs 140 mm Hg

    Black博士:臨床醫生面對不同指南在治療目標上存在的差異應該怎樣制定治療方案呢?在我對患者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是不愿意給出任何建議的。在臨床工作中如何兼顧群體共性與個體差異?出現分歧時應該遵循哪個指南?

    舉例來說,對>65歲患者推薦起始治療的血壓值為≥150mmHg并未經過臨床證實(編者注:對于≥60歲患者,JNC8推薦血壓治療目標值為<150/90mmHg,而ASH/ISH推薦的目標值為<140/90mmHg)。像最近頗有影響力的ACCORD研究并未將150mmHg和140mmHg兩種收縮壓閾值進行比較,而是比較了140mmHg和120mmHg這兩個水平,那么150mmHg的閾值又是從何而來呢?

    Townsend博士:150 mmHg的閾值主要來自SHEP和Syst-Eur等臨床試驗,在上述試驗中,受試者(收縮壓≥160mmHg)被隨機分至藥物治療組或安慰劑組。SHEP和Syst-Eur研究中藥物治療組的血壓控制在140 mmHg的水平。

    Black博士:但140 mmHg并不是試驗預設的比較值。

    Townsend博士:我們試圖通過對臨床試驗證據的最佳解讀來提出問題。我們承認關于收縮壓目標值(140mmHg vs 160mmHg)缺乏高質量或相對合理的隨機臨床試驗證據(尤其是在美國)。盡管我們從一開始就承認了這一點,但面對這種特殊情況你多少都應該有所表態并且竭盡所能充分利用現有的臨床試驗數據。就這點而言,我只能稱其為數據,無法稱之為證據。

    140mmHg是藥物治療組所能達到的水平,而安慰劑組血壓水平多在150mmHg區間,兩組相差10-15mmHg.對于≥60歲患者,將SBP水平降至140mmHg看似較為安全并且患者獲益顯著,但目前缺少140mmHg和160mmHg治療目標值的比較性研究。在今天即將結束之際,我們要指出的一點是將血壓控制在150mmHg的水平以下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這便是第一條建議所帶給我們的啟迪。

    Black博士:Michael,對此你怎么看?

    Weber博士:客觀的說,在JNC8或者說是JNC8專家組的報告中,幾乎隨處可見指南缺陷的相關闡述。Ray,我想知道,指南中關于不足之處的撰寫是否由同一人完成。他們承認不能排除將SBP治療目標定為140mmHg比150mmHg更能使患者獲益的可能性,但證據尚不充分。盡管有不少關于140mmHg vs 150mmHg的比較性研究,但證據水平均不夠理想,缺乏說服力,研究數據無顯著意義。Ray說的非常正確,我們知道同140mmHg以上的治療目標值相比,低于140mmHg的治療目標值通常來自那些并未將其作為主要終點的研究分析。因此你不得不使用級別相對較低的研究證據。

    毫無疑問Ray是對的,SHEP研究的確表明150mmHg的治療目標值要優于>150mmHg.但我并不能確定Syst-Eur研究能否得出類似結論是因為該研究并未提到具體的治療目標值。Ray,感謝你們所做的相關工作,我根據你們附錄中好幾百頁的補充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后發現研究人員可能比較了151 vs 161mmHg的治療目標值,因此嚴格說來,<160mmHg的治療目標值確實要優于>160mmHg.唯一一項提示<150mmHg的治療目標值相較于>150mmHg更適合作為終點事件的試驗是HYVET,但該研究受試者主要為80歲以上患者。

    在ASH/ISH指南、JNC8和以及歐洲相關指南中關于80歲以上患者<150mmHg的治療目標值已達成共識,備受爭議的是60-80歲人群。我認為爭議就是這么產生的,我不想聽到類似“我是少數不同意這種觀點的人之一”的話,如果事實證明140mmHg的確優于150mmHg(舉例來說,如果在卒中、心臟疾病以及一些心血管事件中,135mmHg的血壓水平比145mmHg更能使人獲益),難道我們放寬降壓目標是在冒不必要的風險嗎?我們為什么不能更加嚴謹負責的表態“除非有確切證據顯示150mmHg的SBP治療目標值可使患者受益,否則沒有理由改變現行的140mmHg的治療目標。”

    Townsend博士:關于這一點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Michael,你應該可以想到這并不是容易達成共識的事情。對指南的各個部分大家都表示了極大的關注,我們一致通過了JNC8的大部分建議,但第一條建議存在爭議,作為專家組成員,我對你們剛才所提到的這些也表示認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第一條建議后又附加了補充資料的原因。我們在摘要和文章結尾部分都強調了臨床上個體化治療的價值遠遠勝過指南本身。

    之前從未提到過的一點是,從理論上來說,60歲以上患者停用降壓藥以使血壓保持在略高于正常水平的做法有一定道理,但目前缺乏證據資料。在指南的撰寫中,我們需要仔細斟酌以確保對初級保健提供者(JNC8重點針對初級保健)的相關建議有效可行,我們并不建議為了提高老年患者血壓而盲目停藥,但我承認你們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當我們需要為收縮壓設定一個具體標準時,我們認為150mmHg是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數值。

    Black博士:綜上所述,我只是想強調我們在JNC6和JNC7中也曾提到過的一點:無論指南中針對不同人群提出了何種建議,根據患者臨床特點采取個體化治療都是永遠的法寶。我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因此如果臨床醫生或相關從業人員認為當患者血壓在138mmHg水平時耐受良好,那么無需再調整藥物劑量,如果當血壓在128mmHg水平時耐受良好,也無需再調整藥物劑量。我認為這時除非臨床實踐證明高目標值使患者獲益更多,我們才需要進行強化治療。

    Black博士:感謝二位的參與,這是一次有意義的相互學習過程。但我并不認為高血壓的臨床管理實踐到此就結束了。今天能夠一起交流討論讓人受益匪淺,再次向二位表示感謝。

    點擊下載***:《2014年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永清县| 彭山县| 宁远县| 平江县| 罗甸县| 馆陶县| 盱眙县| 色达县| 谢通门县| 元氏县| 宝坻区| 高邑县| 高平市| 卢龙县| 息烽县| 仁寿县| 石家庄市| 保定市| 滦平县| 额敏县| 日喀则市| 乃东县| 鹤山市| 松江区| 新郑市| 富裕县| 会宁县| 蓬安县| 鸡西市| 融水| 察雅县| 徐闻县| 锦屏县| 黄山市| 霍城县| 陵川县| 平遥县| 定日县| 海淀区|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