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MRI+PET同步掃描
創傷性腦損傷具有很高的慢性神經性和精神性疾病致病率。“這些研究成果使人們對腦外傷后大腦發生的變化有了新的見解,”巴黎大學神經生理學博士Viviane Bouilleret解釋說,“這表明創傷性腦損傷后大腦的結構和功能變化將持續數月。”
研究使用了橫向液體沖擊傷的大鼠模型。在造成TBI后,使用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18F-FDG PET )和MR完成三維重建。研究人員在大鼠受傷后的第一、三、六月獲取圖像。
研究早期階段拍攝的18F-FDG PET影像中,許多大腦分區表現為代謝減緩,而在后期的MRI影像學中則表現為進行性退變,這種現象尤其出現在皮質區和海馬體。Bouilleret和同事的發現表明,流體沖擊傷早期出現的功能性改變將在六個月后減少甚至消失,而結構性改變則繼續發展。
大腦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是動態的,這種變化在流體沖擊傷三至六月后趨于穩定,這為我們理解TBI發生后對患者神經和精神長期潛在的影響機制另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