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開始,北京市正式啟動醫藥分開試點改革,取消掛號、診療、藥品加成等費用,設立醫事服務費項目。
昨日,北京友誼醫院執行院長辛有清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據他透露,一年來,門診患者次均自付費用下降了50余元,住院次均藥費下降1030元。
變化 看門診和住院藥費降低
據介紹,醫藥分開試點啟動一年來,對于本市醫保患者來說,看普通門診的費用降了,不過看專家門診的費用增加了。醫藥分開試點醫院都取消了藥品加成,藥價與改革前相比下降了15%。患者在友誼醫院看病,次均醫藥費用普遍下降,門診患者醫藥費用下降78元。一次住院費用減少了2385元。在個人負擔方面,門診患者看一次病原來需要自付170多元,現在下降了50多元。在藥費方面,每位病人一次門診藥費比改革前減少了108元,一次住院的藥費減少了1030元。
另外,改革之后,醫院的藥占比也就是藥品收入占醫院收入的比例從改革前的56.4%下降到現在的46.6%。友誼醫院還啟動了總額預付和按病種分組付費的醫保付費方式改革,逐步建立起醫保調節機制。付費制度改革后,友誼醫院醫療服務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出院人數和門診量分別增加了11.45%和8.54%。平均住院日也由2011年的9.3天縮短至今年的7.9天。另外,為緩解住院難,友誼醫院本月將建立住院服務中心,為住院病人提供住院咨詢、登記管理、床位調整等服務。有些檢查在住院辦手續的時候就開出來,把入院前期的程序性工作縮短,讓病人住院更方便。
釋疑 “價格洼地”將逐漸消除
在昨日節目中,有患者反應,友誼醫院實行醫藥分開后,由于藥價明顯降低,甚至有一些藥的價格比社區還便宜,一些人專門跑到友誼醫院開藥,“這不是浪費了資源嗎?”
對此,辛有清解釋說,目前,這種專門到友誼醫院開藥的情況確實存在。由于醫藥分開試點尚未在全市推開,因此,友誼醫院的藥品價格形成了“價格洼地”。隨著醫藥分開在全市普遍推廣,這種“洼地效應”也會逐漸消除。
另外,有患者提出,醫改后,現在友誼醫院每次開藥的時候有總額限制,因此,患者每次開藥的費用都有所降低,但患者去醫院的次數多了,因此總的來看費用并沒有降低。
對此,辛有清解釋說,醫保提出的總額控制辦法,總體上是為了減少過度醫療,讓有限的醫保費用給更多的人服務。對于患者反應的多次開藥、多次往返問題,辛有清表示,總體來看,目前大型醫院都是專科門診,因此,專科醫生看病的時候要根據診斷開藥,在大醫院不用擔心因為控制費用就會減少用藥;醫院反而加強了用藥安全的管理,保證用藥合理。
截至到目前為止,此項醫改舉措已實施整整一年,將來的進展有待進一步關注。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