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分析:一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為何突發“癔癥”?
2019-08-15 08:47
閱讀:7294
來源:愛愛醫
作者:金開圓
責任編輯:
[導讀] 患者,女,50歲,以“腰椎間盤突出癥”收住我科。治療第二天夜間,患者情緒低落,突然哭泣,幾分鐘后出現呼吸抑制,呼吸困難,胸悶,四肢抽搐,經及時搶救,患者恢復正常。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0歲,以“腰椎間盤突出癥”收住我科,現病史:患者2天前勞累后出現腰腿疼痛,活動不利,臥床休息無減輕,癥狀持續加重致腰部活動受限,翻身下床困難,無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癥狀,發病來,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患有腰痛病史6年余,2年前曾在武漢協和醫院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口服藥物治療1周,恢復較好。無“高血壓、冠心病”病史,無“肝炎、結核”病史,無外傷及輸血、獻血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后給予對癥支持治療。脫水藥物治療:甘露醇250ml靜脈輸液,0.9%氯化鈉150ml加注射用七葉皂苷鈉粉針20mg靜滴;激素沖擊療法:0.9%氯化鈉150ml加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0mg靜滴,每日一次;同時配合康復理療(中藥塌漬,電針)每日兩次。
2019-07-22 08:26
治療1天后查房。患者自述夜間腰腿疼痛雖有減輕,但是雙下肢發緊,心煩身體不適,睡眠差,在病房走廊走一會后稍好轉后回病房休息。查房后囑患者繼續臥床休息,繼續給予原方案治療。
2019-07-23 08:20
治療2天后查房。患者述家里有事,陪護回家,腰部疼痛有所減輕,雙下肢發緊,心理發煩焦慮,身體不適,主治醫師語言安慰患者。查房后繼續原方案治療。
2019-07-23 23:36
患者夜間情緒低落,突然哭泣,幾分鐘后出現呼吸抑制,呼吸困難,胸悶,四肢抽搐,同房患者家屬報告值班醫師,立即給予吸氧,心電監護,監測血壓,血壓:65/50mmHg,對癥肌肉注射安定針10mg,癥狀緩解后聯系其家屬。患者除血壓稍低外,其余一切較正常。
2019-07-24 00:31
患者,呼吸困難,胸悶,四肢抽搐,血壓85/60mmHg,癥狀再次發作,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對癥靜脈推注安定針10mg,癥狀緩解。余未見異常。
2019-07-24 08:02
患者,呼吸困難,胸悶,四肢抽搐,血壓:76/58mmHg,癥狀再次復發,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對癥靜脈滴注射安定針10mg,癥狀緩解,余未見異常。主治醫師停止原治療方案,請內科醫師會診。患者家屬(4人)陸續趕來,依據其母親回憶,患者10幾歲經常有類似情形,情緒激動后會出現四肢抽搐,心情平復后如常人,未經治療,也未引起重視,長大后逐漸淡忘。
2019-07-24 10:23
經內科醫師會診意見:患者有可能是“癔癥”,建議進一步檢查(頭顱MRI或CT、做動態心電圖),對癥藥物治療。后再無復發,繼續觀察病情發展變化。
2019-07-25 08:00
今查房,患者家屬4人在旁陪護,病人情緒好,病情穩定,四肢抽搐無復發。患者少量飲食,體質較弱,后續0.9%氯化鈉250ml加參麥注射液20ml,黃芪20ml繼續對癥治療。
2.病歷分析
①治療-搶救經過
1)入院后治療。藥物治療:第一組:甘露醇250ml靜脈輸液。續組0.9%氯化鈉150ml加注射用七葉皂苷鈉粉針20mg靜滴。續組0.9%氯化鈉150ml加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0mg靜滴,每日一次。理療:腰腿部中藥塌漬、電針,每日兩次。上述藥物治療連續3天分別是21、22、23號。
小結:患者,女,50歲,血壓:135/85mmHg以“腰椎間盤突出癥”收住我科,患者自述既往有腰痛病史,余無其它疾病史。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結合臨床癥狀,診斷明確,治療方案得當。
2)患者在2019-07-23 23:36時,情緒崩潰,突然哭泣,幾分鐘后出現呼吸抑制,呼吸困難,胸悶,四肢抽搐,血壓下降至65/50mmHg,立即制定搶救計劃,給予患者心電監護,低流量持續吸氧,對癥肌肉注射安定針10mg,癥狀緩解。24日00:31患者癥狀再次發作,測:血壓:85/60mmHg,給予吸氧,心電監護,0.9%氯化鈉250ml靜滴,地西泮注射液10mg靜推,癥狀緩解。08:02患者癥狀再次復發,測:血壓:76/58mmHg,給予吸氧,心電監護,0.9%氯化鈉150ml加地西泮注射液10mg靜滴,5分鐘后癥狀緩解,余未見異常,患者病情稍穩定。
小結:患者,女,50歲,突然哭泣情緒崩潰,呼吸抑制,呼吸困難,胸悶,四肢抽搐,血壓下降。該病人搶救及時,醫護配合默契,操作熟練,藥品使用得當。地西泮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抗驚厥、松弛骨骼肌的作用,視為首選藥物,患者血壓雖有下降但沒有達到休克,尚在可控范圍內,沒有立即給予升血壓(預備中)。
②該患者是不是癔癥?
1)本患者情緒崩潰,突然哭泣、幾分鐘后呼吸抑制、出現胸悶、四肢抽搐,積極搶救后短暫消失,后反復發作3次,脫險后,預后良好。
2)該患者女性,既往有類似發病史(事后依據其母親回憶說,患者10幾歲經常有類似情形,情緒激動后會出現四肢抽搐,心情平復后如常人,未經治療,也未引起重視)。
3)腦動脈血管成像(MRA)報告:未見明顯異常
腦MRI報告:顱腦平掃未見明顯異常
心電圖: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
小結:依據無器質病變和臨床癥狀,結合病史,治療和預后,該患者確診為癔癥。
③是否有藥物反應?
1)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主要抗炎、減輕組織滲出和水腫的作用。依據說明書可查:精神癥狀由易發生及以往有過精神不正常者慎用。
2)甘露醇注射液和注射用七葉皂苷鈉主要用于急性期(腰椎髓核突出的)脫水、消腫、活血、改善微循環的作用。無誘發精神疾病的說明。
小結:該患者不是藥物反應,或與藥物誘發有關聯。
3.總結
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疾患或潛在的疾病,我們在采集病史時一定要詳細,不要漏掉一個細節,有些時候需要患者及家屬一起回憶。該患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病人本來是一個單純性腰腿疼痛患者,最后出現險情,反復發作3次,經醫護人員搶救后脫險。雖然癔癥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例如盛夏天氣炎熱,患者病痛心理焦急,夜晚睡眠較差,家中有事以及陪護離開等加重情緒變化。由于患者遺忘10幾歲時有類似精神病史(醫師臨床中常規用藥)發病或與糖皮質激素藥物(地塞米松磷酸鈉)誘發有關聯,這是該病歷唯一的污點。本病例治療及發展各個階段分析詳細,臨床工作中值得我們探討及學習。
潢川縣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金開圓供稿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