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急診打***話請急會診,我幾分鐘趕到急診,發現正在處理一患者,患者頭痛、惡心、反射噴射性嘔吐、肢體偏癱,頭CT考慮是腦出血,急診醫生是我師弟,我馬上建議給予甘露醇快速靜點,師弟似乎有點發懵。
收入院之后,師弟問我,師哥,那個急性腦出血的患者不是24小時內不能使用甘露醇嗎?我說,你得看患者情況,這個患者反射嘔吐、頭痛,BP:180/100mmhg,說明他腦顱壓很高,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脫水降顱壓了。臨床上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就是急性腦出血的患者24小時該不該進行脫水了?
圖片來源:123RF
腦出血的生理機制,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合并動脈硬化,微動脈瘤,或者示其他的血管畸形等,血腫的形成壓迫腦組織的微循環,進一步造成腦組織的缺血與水腫,所以早期不適于用降壓藥物,特別是活動性出血的期間,脫水是很危險的操作。高血壓腦出血的常見臨床癥狀有的患者常常表現發病前鼻出血。而動脈瘤和血管畸形往往只是頭痛,常規頭CT平掃很難發現,常常要借助于CTA、DSA。
因此腦出血發病后,控制血腫進一步發展、控制顱內高壓顯得格外的重要。甘露醇是應用廣泛的脫水降顱壓藥物,其降低顱內壓的機制可能是使水腫
的腦組織滲透性脫水,增加腦脊液的吸收,或增加血流動力學和因灌注改變引起血管收縮,減少腦血流量[1-2] ,而且還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神經膜的氧化,延緩生物膜破壞的作用。而患者無顱內高壓癥狀,6小時內使用甘露醇或者24小時內使用甘露醇,臨床上看,會較大可能加重血腫的擴大。
以前我們經常在懷疑患者是急性腦卒中的情況下,無論是腦出血或者腦梗塞,常常首選20%的甘露醇快速靜滴,這是很大的失誤。
建議:
如果患者24小時患者出現顱內高壓,也就是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視盤水腫的時候,快速靜滴20%甘露醇,病情平穩,可以靜滴甘油果糖。當然這種治療是在排除腦疝的情況下。而且在靜點還要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如果未出現顱內高壓,建議不首選甘露醇,臨床上對癥治療:臥床、降壓(降壓到150/90mmhg)、吸氧、止血、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改善腦缺氧、保護腦細胞。
參考文獻:
[1] Muizelar J, Weie P, Kontos HA, et al. Mannitol causes compensatory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and vasodilation in
response to blood viscosity changes[J]. J Neurosurgery, 1983;13 (9):822 -826.
[2] 陸兵勛、路得利、寧群. 不同劑量甘露醇對急性腦血管病患者體液滲透壓的影響[J].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1999;12(3):149 -151.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