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給予黏膜給藥途徑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黏膜部位血液循環豐富,人體的所有黏膜系統,包括眼、鼻、肺、舌下、頰黏膜、直腸以及陰道等,幾乎都已成了給藥的選擇途徑。大多數黏膜給藥途徑由于依從性差而逐漸淡出,但口腔黏膜(舌下黏膜和頰黏膜)給藥途徑卻由于具有較好的依從性而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口腔黏膜的解剖及生理特點
口腔黏膜組織結構由淺至深分鱗狀上皮細胞層、基底膜及結締組織層。其動脈血供來源于頸外動脈,靜脈回流至頸靜脈,經上腔靜脈進入體循環。口腔黏膜具有以下特征:1、血管網豐富;2、創傷后修復極快;3、基本沒有Langerhans細胞,正是由于Langerhans細胞缺如,口腔黏膜給藥才具有良好的免疫耐受性基礎。不同的口腔解剖區域黏膜結構不同:硬顎黏膜、齦黏膜上皮具有角化層,其主要功能為屏障作用;頰黏膜、舌下黏膜、口底黏膜及軟顎黏膜缺乏角化層,由于該區域上皮細胞層中角化層的缺乏,對水具有較好的通透性,通透性從強到弱依次為頰黏膜、舌下黏膜、口底黏膜。藥物透過口腔黏膜的方式有兩種:穿過細胞和通過細胞間隙的方式。其主要機制為被動吸收,盡管有上皮細胞內吞現象,但這種作用不可能通過全層,也不可能通過主動轉運。綜上,從口腔黏膜的解剖及生理特點看,舌下黏膜與頰黏膜具備作為全身給藥途徑的條件。
二、口腔黏膜給藥途徑與口服給藥途徑的區別
口腔黏膜給藥途徑與口服給藥途徑有明顯的區別。口腔黏膜總面積為100平方厘米,而小腸吸收面積為200平方米,口腔黏膜吸收面積僅為小腸吸收面積的萬分之一。口腔黏膜給藥途徑的藥代動力學不同于口服給藥(具體見表1)。前者能避開肝臟首過效應、胃酸性環境以及消化酶破壞,但吸收差;后者雖然存在有肝臟首過效應、胃酸性環境以及消化酶,但吸收良好。
口腔黏膜給藥途徑的分類根據口腔黏膜解剖與生理特點,將口腔黏膜給藥途徑分為:頰黏膜途徑(Buccal Route)、舌下黏膜途徑(Sublingual Route)和局部給藥(Local delivery)。其中頰黏膜途徑和舌下黏膜途徑為全身給藥途徑。
頰黏膜途徑為藥物放置在頰黏膜旁,藥物溶解后經頰黏膜吸收進入體循環;舌下途徑為藥物放置在舌下,藥物迅速溶解和吸收,通過舌下血管進入體循環;局部給藥是指藥物直接口腔給予,藥物與受藥部位直接暴露,例如:局部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局麻藥物。口腔黏膜全身給藥途徑包括頰黏膜途徑與舌下途徑,由于兩者解剖和生理的不同(具體見表2),對藥物的吸收表現出不同的特性。但無論是頰黏膜途徑或舌下黏膜途徑,如果藥物被直接吞下,可被胃酸破壞或被肝臟代謝,無法達到治療水平。
四、口腔黏膜給藥途徑的優劣
(一)口腔黏膜給藥途徑優勢:
1、口腔黏膜給藥途徑基本為腸外途徑,可避開肝臟的首過效應以及胃腸道的破壞與降解。
2、口腔黏膜給藥途徑簡單易行。該途徑有可能使劑量更為精確,起到小劑量大效應的作用;可以根據組織通透性情況進行局部調整;便于緊急清除。
3、進入體內途徑為單向,僅通過口腔黏膜(頰黏膜與舌下黏膜)吸收。
4、該領域研究進展迅速,已具備相應的可資利用的研究成果。如黏膜吸收促進劑、緩控釋技術、以及防止黏液影響彌散的裝置等。
5、口腔黏膜給藥途徑有良好的依從性。
6、與鼻腔黏膜途徑相比,口腔黏膜途徑不易于造成黏膜損害。
(二)口腔黏膜給藥途徑的不足:
1、由于受口腔可吸收黏膜的空間限制,藥物釋放系統不能體積過大。
2、不自主的唾液分泌以及吞咽影響口腔黏膜途徑的效能。
3、藥物的味覺刺激影響該途徑的依從性。
4、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通過口腔黏膜,其吸收受脂溶性、PH值、分子量等的影響。
5、在一定條件下需要使用黏膜通透性增強劑。舌下黏膜通透性相對高,吸收迅速,對于很多藥物有可以接受的生物利用度;而口腔黏膜與之相比通透性差,一般不能提供快速吸收和好的生物利用度,也即,在頰黏膜途徑,很多藥物需要黏膜吸收增強劑。
五、結語
口腔黏膜具有血管網豐富、創傷后修復極快、Langerhans細胞缺如等特點,而且,在口腔黏膜中,頰黏膜與舌下黏膜沒有角化層,而其他解剖區域具有角化層,而缺乏角化層的上皮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所以頰黏膜與舌下黏膜具備作為全身給藥途徑的條件。口腔黏膜給藥具有吸收迅速、避免胃腸道消化酶破壞以及繞過肝臟首過效應等優點,但是,由于口腔黏膜通透性差、面積小,而且受唾液持續灌洗、藥物通透系數、不自主吞咽、藥物味覺刺激、口腔不適等的影響,該途徑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該途徑僅限于某些藥物。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某些類固醇性激素、鎮痛藥物、蛋白質或肽類藥物等。
(一)口腔黏膜給藥途徑的前提是:
1、某些藥物(如某些類固醇性激素),如不耐酸性環境、易被消化酶破壞或經過肝臟的首過效應代謝失活,需要腸外給藥以避開上述環節時;
2、期望藥物能迅速吸收以達到治療目的;
3、藥物在口腔黏膜有很好的通透性;
4、藥物無味覺刺激;
5、制劑體積不宜過大。
(二)頰黏膜給藥與舌下黏膜給藥的選擇:
1、舌下黏膜給藥,適用于短期或單次用藥,藥物迅速吸收。如急性心絞痛的急救或癌性疼痛的緩解。如硝酸甘油舌下含化2分鐘后,心絞痛即可緩解。
2、頰下黏膜給藥,適用于周期較長的用藥,由于頰下黏膜有適宜的空間,適于放置藥物裝置,并有較好的耐受性和依從性。并且針對頰下黏膜吸收已有成形的緩釋技術以及增強技術。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