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吸煙似乎能增加UIA形成風險,因此UIA患者應該知曉有關戒煙的重要性。(I類,B級證據)。高血壓在顱內動脈瘤(IA)的生長和破裂過程中可能發揮作用,所以UIA患者應監測血壓并進行高血壓治療。(I類,B級證據)
2. 動脈瘤生長可能會增加破裂風險,因此應考慮定期對接受保守治療的UIA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和隨訪。(I類,B級證據)
3. 應對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同時存在的UIA進行仔細評估。(I類,B級證據)。早期治療通常適用于伴UIA所致顱神經**患者。(I類,C級證據)
4. 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有助于UIA的監測和隨訪。(I類,B級證據)
5. ≥2名家屬患有IA或SAH的患者,應接受動脈瘤CTA或MRA篩查。在這樣的家庭中,預測動脈瘤出現風險特別高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病史、吸煙和女性。(I類,B級證據)
6. 患者在隨訪期間被證實有動脈瘤增大,只要不存在治療禁忌并存癥,均應接受治療。(I類,B級證據)
7. 在選擇UIA最佳處理方案時應考慮以下幾種因素:動脈瘤大小、位置及其他形態特征;連續影像檢查發病灶增大;患者年齡;aSAH病史;顱內動脈瘤家族史;多發性動脈瘤病灶;或存在并發的病理學改變,如動靜脈畸形、傾向于導致更高出血風險的其他腦血管或遺傳病變。
8. 考慮到動脈瘤閉合與不完全閉合存在不同的病灶增大和出血風險,推薦外科干預后行影像學檢查,以明確動脈瘤閉合情況。(I類,B級證據)
9. 推薦在手術量較大的中心進行UIA血管內治療(I類,B級證據)。在血管內治療手術知情同意過程中應明確告知手術中的輻射暴露風險。(I類,C級證據)
10. 對于考慮接受治療的UIA患者,手術夾閉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I類,B級證據)血管內栓塞是考慮接受治療的特定UIA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IIa類,B級證據)在特定患者中,血管內栓塞的手術致殘率和死亡率低于手術夾閉,但總體復發風險較高。(IIb類,B級證據)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