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白血病患者的實踐越來越多,但是數據仍然非常鼓舞人心。第56屆美國血液學協會上,三個不同組使用些許不同的CRA T細胞修飾,報道了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良好療效。
兒科復發/難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至今為止,賓夕法尼亞洲立大學的130名患者接受了CAR T細胞(CTL019),包括ALL患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
Stephan Grupp博士報道了他用CTL019治療39名兒科ALL患者的經驗。其中36名患者(92%)達到完全緩解,而且緩解持久。中位隨訪6個月,一些患者持續緩解1年以上。6個月的無事件生存率為70%,總生存率為75%.
Grupp博士說:“我們正在觀察對其它療法不緩解,通過CTL019治療達到完全緩解的兒科患者。”另一項重要發現是患者再次輸注基因工程T細胞之后,體內緩解可持續很長時間,直至31個月。擴增,持久性常伴隨B細胞發育不全,CTL019持久性和功能的藥效動力學標記,不良反應,其中不良反因可通過靜脈內注射免疫球蛋白替代療法治療。
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
主要的毒性反應是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所有患者在T細胞增殖峰值時可發生這一反應。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的癥狀包括不同程度的類似流感癥狀,高熱,惡心,肌肉痛,還有某些情況下的低血壓和呼吸困難。
Grupp 博士說,33%的兒科患者需要進行嚴重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治療。幸運的是,使用塔西單抗(一種白細胞介素6受體拮抗劑)1-2天,這種綜合征即可緩解。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的嚴重性似乎與輸注時的疾病負荷有關;疾病負荷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發生嚴重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
其它毒性包括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少數患者發生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之后會發生神經毒性。
制作CAR T細胞是一種勞動密集型工作,包括提取患者自身的T細胞,使用基因工程靶向腫瘤細胞的CD19表面抗原。隨后T細胞再次輸入患者體內,通過抗體依賴性方式釋放抗腫瘤細胞毒性。Grupp博士說正在進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促進CAR T細胞的生產進程,使其更加廣泛的應用。
CART細胞的不同類型
據Daniel “Trey”Lee 博士報道,I期試驗使用不同CAR T細胞治療,20名ALL患者達到70%的完全緩解率(通過意向治療分析,包括1名淋巴瘤患者,總完全緩解率為67%),大多數患者是微小殘留疾病陰性。
這一實驗中使用的基因工程CD19 T細胞是通過逆轉錄病毒平臺和代替慢病毒平臺的不同共**域研發的,被賓夕法尼亞洲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兒童醫院所使用。
意向治療研究被設計用于評估CAR T細胞治療21名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年齡1-30歲。6名患者發生原發性難治疾病,而且在之前的治療中從未達到微小殘留疾病陰性狀態。所有患者經大量前處理,8名患者接受過干細胞移植。
不考慮之前的移植,收集外周血單核細胞,制作CAR T細胞,11天之后再輸注入患者體內。淋巴腺衰竭的患者在細胞輸注之前需使用氟達拉濱和環磷酰胺治療。對于微小殘留疾病陰性的患者,在中位隨訪10個月的時間里,79%的患者達到無白血病生存。對于所有患者,中位隨訪10個月時,總生存率為52%.
正如賓夕法尼亞洲立大學的治療經驗一樣,Lee博士報道了CAR T細胞在體內增殖而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發生頻繁。通過適當的支持性療法治療后,這些病情迅速緩解,對于嚴重病情,可使用塔西單抗和皮質類固醇治療。其它不良反應包括輕度、可逆的神經毒性。Lee博士說:“我們的CAR似乎毒性較小,嚴重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發生率為14%,而Grupp博士組的發生率為33%.”
CAR T細胞存在于患者的腦脊液中,I期試驗擴展至包含單獨和/或高級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
成人復發/難治ALL
在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的研究中,成人復發/難治B細胞ALL患者經CAR T細胞治療達到持久緩解。
第一作者Jae Park博士說:“成人ALL的診斷情況仍然較差,首次復發的患者5年總生存率為7%,年齡>50歲的患者總生存率為3%.常規化療法治療首次復發的患者達到緩解率20%-37%,但是老年患者和高危細胞遺傳學患者的緩解率較低。我們需要在成人復發ALL患者的治療中展開進一步工作。”
Park博士及其同事使用的是利用逆轉錄病毒載體制作的CD19-28z介導的CAR T細胞。他報道了33名>18歲成人患者的I期試驗結果,這些患者患有復發/難治B細胞ALL,沒有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75%的患者為男性,中位年齡為55歲(范圍23-74歲),32%的患者年齡>60歲,46%的患者有微小疾病(原始細胞<5%)。三分**的患者接受過2次先前療法,18%的患者接受過3次治療,剩下的患者接受過3次以上治療。
27名評估緩解的患者中,24名(89%)發生完全緩解,21名(88%)發生微小殘留疾病陰性。達到完全緩解的中位時間為22.5天。
不考慮先前的疾病風險特征,完全緩解是持久的。中位隨訪6個月(范圍1-38個月),12名患者(7名未接受隨后的干細胞移植)保持無病生存一年或一年以上。10名患者繼續接受干細胞移植,9名患者在隨訪中復發。
所有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8.5個月;第6個月的生存率為57%.對于繼續接受異體移植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為10.8個月;第6個月的生存率為68%.
在這項研究中,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和神經毒性方面與其它兩篇報道相似。
編譯自:CAR T Cells Impressive in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The ASCO Post. 2015.4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