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血液科醫學進展 > 我國學者發現白血病新致病基因

我國學者發現白血病新致病基因

2011-04-15 08:37 閱讀:1205 來源:健康報  作者:i*m 責任編輯:iam
[導讀] 我國研究人員新近在國際上首次采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對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患者進行篩查,發現了表觀遺傳學調控中的一個重要基因DNA甲基轉移酶(DNMT3A)。該基因在M5型白血病中突變率高達20.5%,其中累及第882位精氨酸密碼子的突變頻率達18.8%。存在這一

    我國研究人員新近在國際上首次采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對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患者進行篩查,發現了表觀遺傳學調控中的一個重要基因——DNA甲基轉移酶(DNMT3A)。該基因在M5型白血病中突變率高達20.5%,其中累及第882位精氨酸密碼子的突變頻率達18.8%。存在這一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效果很差,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通常只有7個月,而無此基因突變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則可達到約19.5個月。科研人員還對該突變基因的功能進行了系列研究。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M5亞型,表現為骨髓及外周血原始和幼稚單核細胞增多,其臨床進程兇險,患者3年平均無病生存率僅有25%,且復發率高。據介紹,該研究成果首次解讀了M5型白血病的全外顯子組序列,為人類腫瘤基因組計劃作出了重要貢獻;揭示了DNMT3A突變在白血病中的潛在致病作用,為白血病的預后預測和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的分子標志,同時也為其治療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標;在機理上不僅將腫瘤發生中的兩種重要機制——基因突變和表觀遺傳學聯系在一起,同時將兩種表觀遺傳學的調節形式聯系在一起,兩者很可能通過共同的通路在白血病發生中起作用。

    該研究由陳賽娟院士、陳竺院士領銜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完成,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梅河口市| 永新县| 茶陵县| 南平市| 安康市| 东乡县| 德江县| 科技| 黄梅县| 玉树县| 宁陵县| 加查县| 新营市| 阿拉善左旗| 阳新县| 阿坝县| 萨嘎县| 灵丘县| 奈曼旗| 拜泉县| 康平县| 北宁市| 屏东县| 华宁县| 隆昌县| 得荣县| 龙口市| 长兴县| 阿城市| 镇巴县| 聂拉木县| 宝鸡市| 赤壁市| 卓资县| 蓝田县| 黄梅县| 潞城市| 丰都县| 西平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