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工作繁忙的內鏡醫師較其他人對于乳糜瀉診療指南所要求的十二指腸四處活檢檢查依從性更差。在乳糜瀉患者的十二指腸活檢送檢物中,含有4塊及4塊以上樣本的只占38.5%,該研究結果2013年8月29日發表在《Europe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雜志上。
美國胃腸病學會2006年的乳糜瀉指南建議,在對考慮乳糜瀉診斷的患者進行檢查時,應采取4-6個活檢樣本。
Lebwohl博士及其同事利用Miraca生命科學數據庫(接受來自美國43個州、哥倫比亞特區以及波多黎各的數個門診外科中心送檢的活檢樣本)的數據,以評估內鏡操作者的手術量及其與其他胃腸病專家協作的緊密程度是否與其對指南的依從性相關。
研究共納入669位內鏡醫師參與的200個內鏡小組在超過92000例患者中進行活檢檢查所獲取的樣本。
起初送檢物中包含至少4塊樣本的患者僅占全部患者的35%,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操作者對于指南的依從性有所提高,到2009年上述比例也只提高到了38%。
手術量最低四分位區間組的內鏡醫師,其對于指南的依從度最高(43%),反之,最高四分位區間組的內鏡醫師對于指南的依從度則最低(32%)。
在指南依從率方面,與5個或5個以上胃腸病專家協作的內鏡醫師,其依從性(40%)明顯高于與最少量專家協作的操作者(28%)。
在多變量多層線性模型分析中,手術量每增加100例,內鏡醫師對于指南的依從性就會顯著下降8%,內鏡小組中每多一名胃腸病學專家,依從率則會顯著增高8%。
內鏡醫師年齡較大、性別為男性也與較低的指南依從性(采取4塊或4塊以上樣本的可能性降低)獨立相關。
專家觀點
來自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BenjaminLebwohl博士(本研究的首席作者)
在美國,乳糜瀉是的發病率被低估了,由于胃腸道內鏡操作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有的患者可能會被漏診。在乳糜瀉患者的診斷時,內鏡操作環境可能會影響醫師的工作質量,繼而影響該疾病的診斷率。不同的內鏡醫師對于活檢檢查的執行情況差異很大。有的醫師幾乎總是嚴格地依從指南要求,也有很大數量的醫師在操作過程中對于指南的依從率不足10%。
指南是由專業協會制定發布的,但其理念的最終推廣還是需要面對面的溝通。該項研究顯示,手術量較大的內鏡醫師其對指南的依從性較低,這表明時間壓力可能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內鏡醫師們進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花時間采取足夠活檢樣本的益處,可能有助于改善指南依從性的現狀。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