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橈背側筋膜皮瓣轉位修復拇指遠端缺損病例分析
2018-11-14 17:00
閱讀:7689
來源:愛愛醫
作者:吳連堤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急診科我們經常會碰到手外傷的患者,對于外傷后導致骨外露、重要血管神經外露,創面周圍組織無法縫合覆蓋骨、血管及神經時,我們應該采取皮瓣轉位治療,這樣可以覆蓋外露的骨、血管及神經,可防止感染導致骨髓炎及血管神經的損壞,最近我院急診科經常碰到手外傷導致重要組織外露患者,今日跟大家分享一例拇指遠端缺損骨外露的患者。
急診科我們經常會碰到手外傷的患者,對于外傷后導致骨外露、重要血管神經外露,創面周圍組織無法縫合覆蓋骨、血管及神經時,我們應該采取皮瓣轉位治療,這樣可以覆蓋外露的骨、血管及神經,可防止感染導致骨髓炎及血管神經的損壞,最近我院急診科經常碰到手外傷導致重要組織外露患者,今日跟大家分享一例拇指遠端缺損骨外露的患者。
案例
患者男性,40歲,外傷致右手拇指甲床及甲根部缺損2小時入院,入院癥見:拇指甲床根部缺損,指骨外露。見圖1.
圖1
急診給予清創加轉位皮瓣治療,常規清創消毒后,選擇采用拇指橈背側筋膜皮瓣轉位修復治療,先進行皮瓣的設計:設計拇指橈背側筋膜皮瓣轉位修復拇指遠端缺損,將指間關節近端1cm為旋轉點,掌指、指間關節橈側緣連線為皮瓣軸線,在軸線上通過掌指關節偏離30°(即圖2中的∠AB=30°)的夾角形成另一軸線。同時,我們按照創面的缺損面積設計皮瓣,皮瓣大小為4.0cm×2.5cm。見圖2.
圖2
使用眼科15#刀片,采用快師解剖的方法,按設計線在大魚際表面切取皮瓣,術中見患者蒂部的血管比較粗,將轉位皮瓣的蒂部寬度為設計為0.8cm,皮瓣切取后觀察血運豐富,再用15#刀片將缺損的近端和轉位皮瓣的遠端沿著軸線(即圖2中的B線)方向開放隧道,并將皮瓣轉位修復創面。見圖3.
圖3
術后皮瓣供區中厚植皮均成活,術后觀察一周,見外形美觀。見圖4.
圖4
手術技巧分析:
很多臨床的醫生在做此類轉位皮瓣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失敗現象,以下是幾個手術的技巧,只要把握好了手術技巧,可以增加手術的成功概率。
①術中切取轉位皮瓣的時候,在拇指伸肌腱和魚際肌表面解剖找到并顯露血管營養鏈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切取皮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手術刀全曾切取,最好是使用鈍性解剖來分離出血管鏈。
②蒂部的寬度視術中血管鏈血管口徑的粗細來決定,如果蒂部的血管口徑比較細,蒂部保留相對寬,這種情況在切取皮瓣時,一定要把筋脈全部帶進去;如果血管口徑粗,蒂部保留組織可以相對窄。
③在切取蒂部時注意將沿途的動靜脈包含在皮瓣內,以保證皮瓣的血運。
④皮瓣的遠端可以合理的設計成斜邊,這樣轉位后可以更好的嵌入創面近端皮膚。
⑤在進行縫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采用零張力縫合,轉位皮瓣受區要放置引流皮片,引流出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