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于《柳葉刀神經病學》雜志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使額顳葉癡呆(FTD)患者從美金剛治療中獲益的希望破滅。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John Hodges教授稱,“這些研究結果令人失望,尤其是考慮到有研究曾表明中至重度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癡呆患者使用美金剛可持續獲益。”
美金剛通常在說明書適應癥用于FTD患者。事實上,美國加州大學Adam Boxer教授及其團隊無法招募到計劃納入的140例患者,部分原因是許多患者愿意超說明書使用美金剛,而不愿被分配到安慰劑組。
研究團隊最終招募了81例患者,64例符合Neary標準的特征性腦萎縮和行為變異型FTD,17例為語義性癡呆。與安慰劑組相比,美金剛治療26周對患者的神經精神量表(NPI)評分或臨床總體印象量表(CGIC)評分無顯著差異。具體來說,39例患者服用美金剛20mg/d,42例服用安慰劑,NPI評分變化有2.2分的差異,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兩組CGIC評分變化相同。
盡管該研究未能招聘到預期數量的患者,其陰性結果與前一項納入49名受試者的隨機試驗相同。
治療對次級功能和運動終點也沒有影響。然而,美金剛組患者7項認知測試中有2項(即數字符號和Boston命名)比安慰劑組患者下降更快。
Hodges教授說,僅有的兩項隨機對照試驗的信息很明確:“美金剛不應該用于額顳葉癡呆患者,事實上可能加速認知功能下降。”雖然他說,認知功能下降的證據“較為復雜”。
Hodges表示,藥物如美金剛不可能使患者得到太多獲益。“對于治療額顳葉癡呆這樣具有破壞性且進展迅速的疾病,試圖用藥物改變神經遞質平衡以改善癥狀,就如同在泰坦尼克號的夾板上重新排列椅子一樣,這不現實。”他認為需要開發直接靶向作用于病理過程的新藥物,雖然這很具挑戰性,因為FTD的病理異質性大。他指出,約半數患者的病理改變涉及tau蛋白,tau蛋白修飾藥物的試驗目前正在進行中。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