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成功為一名出生不足48個小時,體重只有3.75公斤的男嬰進行膈疝手術,并為其開展了術前新生兒ECMO(體外生命支持系統)。刷新了國內膈疝術前應用ECMO的記錄,創下國內首例新生兒ECMO院間轉運記錄。
8月1日傍晚,一名患先天性膈疝的男嬰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出生。由于男嬰腹腔臟器跑到胸腔內,導致肺發育不完全面無法自主呼吸,醫生為他開展了呼吸機治療。但男嬰肺部工作毫無好轉,生命隨時面臨危險。
8月2日清晨,婦保專家請浙大兒童醫院的胸外科為男嬰會診。當時男嬰情況危急,通俗的說,他左肺完全“**”的情況必須通過體外儀器幫他分擔心肺工作,爭取時間手術。當天中午,浙大兒童醫院專家成功為男嬰開展了體外生命支持系統。此時,男嬰出生僅18個小時。
浙大兒童醫院ECMO團隊的林茹主任醫師說:新生兒ECMO在國內僅有少數醫院能夠開展,但應用到剛出生的嬰兒身上,目前還是個空白。
8月3日上午,浙大兒童醫院ECMO、心胸外科專家團隊緊急將男嬰轉運到浙大兒童醫院濱江院區。新生兒ECMO轉運此前國內沒有先例,轉運中任何瑕疵都會給患兒帶來并發癥,隨時需要醫生更加嚴密的觀測。兩院的10余名醫生小心翼翼的將帶著呼吸機、ECMO設備的保溫箱緩緩轉移到新生兒轉運車上。杭州交警為患兒轉運打開救命通道,愛心市民在路上為轉運車讓路。
8月3日下午1點,心胸外科俞建根主任醫師為男嬰進行了緊急手術。術中發現,男嬰的胸腹部左側膈肌缺失,導致左側的胃、小腸、脾臟都擠在胸腔內,極大壓縮了左肺的發育空間。術中,俞主任為男嬰再造左側膈肌,并將腹部臟器--“歸位”,手術進行的十分順利。術后,男嬰及他的“體外生命支持系統”被一同送到監護室進行監護。
8月5日下午,專家們在評估患兒情況后,欣喜地發現孩子的左肺已經恢復功能。下午4:30,男嬰脫離體外維生系統,左肺正式“上崗”工作。隨著男嬰徹底脫離體外維生系統,現場的醫務人員激動的鼓掌慶賀。大家共同祝愿這個頑強的小生命能夠健康成長。
心臟監護病房主任談林華主任醫師介紹,目前,男嬰仍需要呼吸機治療,生命體征尚穩定,還需要度過肺動脈高壓、呼吸功能不全、感染關、營養關等關口。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他恢復健康。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