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ADA剛剛聯合更新頒布了2015年“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預防科學聲明”,其中對于降糖藥物與心血管風險控制做了如下描述:二甲雙胍不增加體重與低血糖風險,并可能改善心血管預后,因而被廣泛推薦為一線降糖藥物。在UKPDS的一項亞組分析中,包括了753例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結果發現,與常規治療組相比,二甲雙胍治療組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相對危險度降低39%。薈萃分析也顯示二甲雙胍治療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風險。另一項小型研究也發現(Diabetes Care. 2013;36:1304),與格列齊特治療組相比,接受二甲雙胍治療的伴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復合心血管終點事件的風險顯著降低。
PROactive研究顯示,吡格列酮對于糖尿病患者復合心血管終點事件發生率無明顯影響,但一項二級終點(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降低16%(p=0.027),雖然心衰發生率有所增加。關于羅格列酮的研究未見心血管獲益。STOP-NIDDM研究表明,阿卡波糖可使糖耐量受損者心血管事件相對風險降低49%(p=0.03)。
SAVOR-TIMI 53試驗共納入16492例患者,中位數隨訪時間2.1年。沙格列汀組與安慰劑組缺血事件發生率相似,但沙格列汀組因心衰住院率顯著增高(HR 1.27,p=0.007)。EXAMINE研究納入5380例患者,平均隨訪18個月。亦如SAVOR-TIMI 53試驗結果所見,活性藥物治療組與安慰劑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相似。
GRADE研究將比較二甲雙胍基礎上分別聯合4類常用降糖藥物(磺脲類、DPP-4抑制劑、GLP-1激動劑、胰島素)的療效。該研究將為不同類型降糖藥物的降糖作用、微血管并發癥、心血管危險因素、不良反應、耐受性、生活質量、效價比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迄今為止,除二甲雙胍外,尚無可靠證據證實任何一類降糖藥物較其他種類藥物具有更多心血管益處。因此,在選擇降糖藥物時,不僅要考慮到降糖效果,還要考慮到其安全性、不良反應(如體重增加與低血糖)以及藥品價格與患者生活質量等因素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