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學》(Neurology)在11月1日在線發表了美國一項研究,研究表明,在重癥監護病房的機械通氣患者中,持續腦電圖(cEEG)監測與院內生存改善具有相關性,并且未顯著增加住院費用。
此項回顧性橫斷面研究利用全美住院患者樣本數據庫確認了應用機械通氣和EEG(常規或cEEG)的患者。主要轉歸為院內死亡率,次要轉歸為總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對cEEG和常規EEG患者的轉歸指標加以比較。利用多變量分析校正人口統計學、醫院特征和共病等因素。
結果顯示,加權樣本**有40945例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其中5949例報告應用cEEG。接受cEEG監測的患者較常規EEG患者更為年輕(P<0.001)。在收入和共病方面兩組患者無差異。在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中,cEEG均與院內死亡率較低顯著相關(比值比0.54和0.63)。兩組患者在住院費用和時間方面無顯著差異。敏感性分析顯示,對診斷、操作等因素進行校正后cEEG與院內死亡率降低的相關性未發生顯著改變。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