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研制出血小板,血小板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可以人工合成血小板,那么將會給醫學帶來極大的方便。
血小板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血小板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接受癌癥治療或器官移植手術的病人常需要血小板來修復受損的身體組織和血管及預防無法控制的大出血。沒有血小板,醫生將無法快速而準確地治愈病人受損的身體組織,病人也可能因為內出血而死亡。
醫生一般從捐贈的血液中提取血小板,然而,血小板不能被冷凍且只能存放7天到10天,如果用血量大,醫院常會出現血小板不足的情況,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能源源不斷制造出血小板的方法,讓人們不再需要輸血。
據英國《***報》1月12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表示,實驗首次證明,使用人類胚胎干細胞研制出的血小板可修復實驗鼠的受損組織,人類未來有望源源不斷地制造出起作用的血小板,捐血有可能成為歷史。
美國先進細胞技術公司的科學家使用從多余的試管嬰兒胚胎中提取出的干細胞制造出了血小板??茖W家先將這些干細胞轉變成特殊的巨核細胞,接著在實驗室中對其進行培養,最終得到了完全成熟的血小板。研究證明,在將其注入實驗鼠體內時,這些血小板能修復老鼠受損的身體組織,就像它們在人體內所做的一樣。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