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簡稱WPA)主辦的關于中國人抑郁癥基本認知現狀和就醫情況網絡調查結果在京公布。調查顯示,超過45%的網友表示患了抑郁癥“不會去看醫生”。網友對抑郁障礙的軀體癥狀認識遠遠低于精神癥狀。
該調查依托第三方網絡調查平臺,在中國十幾個主要大中城市居民中開展,共收集有效樣本12613個。數據顯示,參與此次調查的網友,年齡多集中在26歲~45歲,占總樣本數的75.66%。
調查結果顯示,大眾對抑郁障礙的軀體癥狀認識遠遠低于精神癥狀。數據表明,56.32%的人在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等負面情緒時會覺得自己患了抑郁癥;但是73.65%的人在出現睡眠障礙、疲乏、喉頭及胸部縮窄感、便秘、體重減輕等軀體癥狀時不會聯想到自己患了抑郁癥。對此,北京朝陽醫院心理科主任顧秀玲表示,軀體癥狀是抑郁障礙的顯著特征,由于對抑郁障礙軀體癥狀認知不足,多數患者首先前往社區醫院或綜合醫院進行診療,由于社區及綜合醫院的醫師對抑郁障礙的識別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間。
調查還顯示,45%的網友表示患了抑郁癥“不會去看醫生”,36%的人選擇去“綜合性醫院,由全科醫師診斷”,只有約18%的人選擇去“看專業的精神疾病科醫生”。而75.94%的人認為,抑郁癥通過自身的心理調節就可以緩解,不需要通過藥物及醫師的治療。對此,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藥理室主任司天梅稱,患者不去醫院就診,有可能發展成為較難治性抑郁癥。
與會專家認為,抑郁癥患者日益增多,社區醫院和綜合醫院將成為抑郁癥患者診療的“主戰場”。目前在中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僅有2萬余名,因此有必要促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綜合醫院醫生對抑郁障礙的了解,對抑郁癥的有效識別也要納入非專科醫師的常規業務領域。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