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認為,月經疾患雖涉及沖、任二脈和五臟,但很多情況表現在肝脾受病。因肝藏血,為剛臟,性喜調達而惡抑郁,脾為后天之本,主思慮,乃氣血生化之源。兩臟皆與氣血有關。婦女以血為主,血生于脾胃,藏于肝,一部分下歸血海而為月經。血賴氣生,又賴氣行。婦女多情志抑郁,憂思不解,疲勞過度而為病。郁怒傷肝,肝失疏泄,影響氣機,可致經行先期、痛經、逆經,或經期頭痛。思勞傷脾,脾虛氣衰,血海空虛,可致經行后期,月經過少、經閉、崩漏或經行泄瀉。肝脾皆病,則月經紊亂,先后無定。
岳美中常言,治病“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才能抓住疾病的根本。對于月經病,他強調,如因月經不調而后生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如因病而后月經不調,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依照這些原則處理婦科病與內科病之間的關系,臨床常收到顯著效果。
首抓肝脾,調氣和血
岳美中治療月經病,首抓肝脾,調其氣血,能使大部分月經疾病的治療有所遵循。
岳美中曾治王某,女性,19歲,未婚。自述閉經已八個月,少食乏力,口淡無味,日漸消瘦,食后腹脹,二便調。岳美中診之,兩關脈虛,舌淡胖苔凈。病在中焦脾虛,氣血生化不足,致血海不充,不能下為月水。治當健脾以培其本,養血以顧其標。處方:當歸15克,白芍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云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陳皮3克,半夏6克,木香2克。每日1劑。服藥1周,月經即見來潮。隨訪經期正常,近年已結婚且有子。
本案脾血不充,血海空虛,以致經閉。故岳美中用六君子湯補氣健脾以培其本,當歸、白芍養血調經以治其標,佐小量木香,疏利氣機為行血之先導。
崩漏不愈,求之陰陽
婦女在不行經期間,陰道內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稱為崩漏。血崩是大下血,血漏是慢下血。出血的機理,系沖任損傷,不能固攝所致。岳美中治療崩漏,喜用膠艾四物湯、歸脾湯之類。肝郁而下血者,加入香附炭。出血量多,重用黃芪補氣攝血,或大劑量使用霜桑葉、白芍炭、血余炭以收斂止血,甚者以赤石脂、禹余糧固澀之。對于因停瘀而漏下不止或兼有白帶者,常投以王清任膈下逐瘀湯取效。崩漏日久,常見定時下血,一般療法效果不佳。岳美中指出,對于這種出血,應當抓住證候的時間和空問,分析疾病病機與陰陽消長的關系,給予調理,使陰平陽秘,諸恙乃愈。
岳美中曾治陳某,女性,30余歲。患經漏下血半年余,經中西醫多方治療,均無效驗。岳美中診時, 癥見面色萎黃,脈象細弱。岳美中疏與膠艾四物湯等古今方數劑亦罔效。再細詢之,其出血時間只在上午,余時不見。岳美中思白晝屬陽,上午為陽中之陽,考慮病情是陽氣虛,無力攝持陰血,故漏下見于上午陽旺之時。于是處以熟地黃炭15克,白芍炭12克,川芎6克,當歸15克,附子炭6克,炮姜炭6克,肉桂5克。服藥3劑,經漏即止,追訪長期未復發。
本案屬漏下日久,陰血大傷,陽亦受累,陽不攝陰,致疾病纏綿難愈。治療曾用治崩漏常法不能奏效,于四物、阿膠隊中投入艾葉助陽,其力亦微。岳美中揆度病勢, 權衡陰陽盛衰,放膽使用姜、附、桂等強有力溫經助陽之品,振興陽氣,固攝陰血,遂著手成春。可見治崩漏,調理陰陽之偏頗, 亦不可忽視。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