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期使用苯二氮?類藥物與癡呆風險之間關系的討論由來已久。近期發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一篇文章,來自重慶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兩者的關系進行量化分析,并對其潛在劑量-效應關系進行分析。
研究人員在PubMed、Embase及Cochrane圖書館數據庫中針對使用苯二氮?類藥物與相關癡呆風險的巢式病例對照或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檢索。使用隨機效應模型計算總體效應量。
共6項研究符合納入標準,包括11,891例癡呆病例和45,391名參與者。與從未用過苯二氮?類藥物的個體相比,曾使用過藥物的個體的癡呆合并調整風險比(RRs)為1.49(95% CI1.30-1.72),近期用藥者為1.55(95% CI1.31–1.83),過去曾用過的個體為1.55(95% CI1.17–2.03)。每年限定日劑量增加20(RR,1.22,95%CI 1.18–1.25),個體的癡呆風險增加22%.Meta分析中再次校正RRs后,所有結果仍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使用苯二氮?類藥物,個體發生癡呆的風險升高50%.“每年限定日劑量增加20,癡呆風險升高22%.”
作者們指出在得出診斷結果的前10年,個體常就會出現如睡眠紊亂、焦慮、抑郁等癡呆的早期癥狀。因此研究者認為,某些科研人員不認為苯二氮?類藥物可導致癡呆,而相信正是個體的癡呆癥狀促使醫生為個體處方苯二氮?類藥物。作者們引入第四組數據及參數來反駁此種觀點。最終調整焦慮及抑郁癥狀后,結果不變。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支持使用苯二氮?類藥物與癡呆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觀點。研究人員總結稱:“與從未使用過該藥的個體相比,長期使用苯二氮?類藥物可使個體的癡呆風險增加。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反向因果關系的潛在可能性,我們仍需謹慎看待該研究發現。一項包含長期隨訪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已經獲得批準。”
參考文獻:GuoChao Zhong, Yi Wang,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Benzodiazepine Use and Dementia: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10, no. 5 (May 27,2015)
譯自:Evidence Strengthening that CommonBenzodiazepine Sedatives May Cause Dementia | Mad in America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