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黏膜下肌瘤會影響生殖,漿膜下肌瘤對生殖影響不大。這已達成共識。但肌壁間肌瘤對生殖是否有影響呢?目前仍存在爭議。意大利米蘭的Edgardo Somigliana等教授對無癥狀的小于5cm的不影響宮腔形態的肌壁間或漿膜下肌瘤是否會影響試管嬰兒結局進行了前瞻性研究(該文獻發表于2011年2月的《人類生殖》雜志),發現這些子宮肌瘤均不影響試管嬰兒妊娠率及活產率,肌瘤的數目和形狀對臨床妊娠結局無影響。研究認為無癥狀的不影響宮腔形態的小肌瘤不影響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可不予處理。
該研究把研究對象分成2組, 實驗組119例,正常對照組119例。2組的年齡和試管嬰兒的周期數均進行匹配(因為這兩項對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影響最大),均于月經周期的第1天及第8天行**B超檢查。實驗組均患有子宮肌瘤,但子宮肌瘤均小于5cm,大于1cm,不限肌瘤個數,肌瘤局限于肌壁間或部分突出于子宮漿膜層,并行宮腔B超檢查明確子宮肌瘤對宮腔形態無影響。(兩組均除外有月經異常及曾有子宮肌瘤治療史的患者,曾行IVF受孕的患者及供卵的患者)。兩組均行常規IVF或ICSI,移植1-3個胚胎。
結果發現實驗組和正常對照組的臨床妊娠率分別為24%、19%(P=0.43),兩組無統計學差異。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活產分娩率分別為18%、13%(P=0.38),兩組也無顯著差異。肌瘤的數目和形狀與臨床結局無顯著相關。
研究認為不影響子宮形態的無癥狀的子宮小肌瘤不影響妊娠結局,可不予處理。除非多次試管嬰兒失敗或明確是由于子宮肌瘤引起復發性流產,才考慮手術治療。
該研究同時提出了子宮肌瘤分類的最通用標準:引起宮腔畸變的子宮肌瘤稱為黏膜下子宮肌瘤;肌壁間肌瘤指的是那些不扭曲宮腔形態及突出子宮漿膜面<50%的肌瘤;漿膜下肌瘤指的是那些突出子宮漿膜面≥50%的肌瘤。研究同時認為試管嬰兒前應剔除黏膜下子宮肌瘤及大于5cm的肌瘤(部分文獻認為大于4cm的肌瘤應剔除)。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