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臨潼產婦困難產緊急轉往西安救治,可拉著產婦的車在西安城內轉了5個小時,連找五六家醫院,都被婉拒。直到晚上11時多,情況緊急的產婦才在熟人幫助下,住進一家醫院。
如果不是有熟人幫忙,這位孕婦和腹中胎兒的命運會如何,實在不堪設想。看了這樣的新聞,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醫風醫德以及醫院的職業操守,覺得是醫院見死不救。這五六家醫院以各種理由婉拒處于緊急情況的孕婦入院待產,確實說不過去,畢竟這些醫院給出的理由,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口。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對醫院拒收孕婦這件事僅僅止于道德批判,而不做進一步的深入思考,那么不但會遮蔽了真正的問題,而且也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事發之后,連當地衛計委門都坦承,現在醫院都會對一些有多種并發癥的孕產婦“慎重”接收,這是因為產科一直都是醫療**的高發區,近期國內出現的幾例大的醫療**都在產科。
當醫院為了免于“醫鬧”的風險而拒收難產孕婦,應該對此反思的顯然不僅僅只是醫院一方。如果患者能夠多些理性與客觀的態度,能夠多些對醫學局限性的了解,不要動輒把醫療意外上升到“醫鬧”,甚至是傷醫、殺醫,醫院方面何至于如此小心翼翼,戰戰兢兢,連上門的患者都不敢接收?
說到底,醫院拒收孕婦確實不對,但說到原因,卻并非只是“醫德不濟”這么簡單。需要做出反思的,除了醫院和醫療主管部門,還有我們所有的患者,我們所有的人。
(每日新報《對醫院拒收孕婦別止于道德批判》作者:苑廣闊)
》》鏈接閱讀:
臨潼產婦困難產緊急轉往西安救治,可拉著產婦的車在西安城內轉了5個小時,連找五六家醫院,都被婉拒在門外。直到晚上11時多,情況緊急的產婦才在熟人幫助下,住進一家醫院。
》多家醫院拒收 有說沒床位有說沒條件
昨日,家住西安市臨潼區的蔡先生說,27歲的兒媳預產期是10月4日,但直到9日才出現臨盆征兆,送到區上醫院后,經檢查孩子臍繞頸,兒媳還有貧血,情況比較緊急,需要剖宮產。手術準備做好后,醫院又說技術能力不行,建議轉到西安。在輸了兩袋血后,下午6時許,兒媳被送到了西安。
蔡先生說,原以為到西安就好了,沒想到他們卻經歷了備受煎熬的5小時。連續找了五六家醫院,沒想到,這個醫院說沒床位,那個說不接收,還有的說沒條件,而兒媳的情況卻越來越危急。就在一家人心急如焚時,晚上11時許,在西安一名熟人多方努力下,兒媳總算住進了高新醫院。昨日凌晨3時許,終于順利生下孫女。
“找醫院的時候老伴差點都給人下跪了,但那些醫院就是不接收,險些急死了。”蔡先生說,雖然兒媳產檢一直都在臨潼區的醫院,但生孩子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兒,而且是情況緊急才轉來西安,沒想到五六家醫院都找理由推脫,太令人生氣了。“不搶救重病人,要這些大醫院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