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基層醫療機構整頓匯總分析報告近日出爐。報告顯示出諸多問題,如基層醫療機構準入及動態管理、院感管理等均有待加強,基層合理用藥、醫療專業人才隊伍總量不足問題突出,完善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監督和管理任重道遠等。下面我們對此一一加以說明。
整頓背景
自2013年3月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各省(區、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醫務室等6類基層醫療機構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全面清理整頓。2013年8月16日——9月1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對集中整頓工作開展復核性督導檢查。
2000余機構被吊銷執業許可 急救設備不全問題最為突出
報告顯示,2013年1月——9月,基層醫療機構數量共計880786家,通過整頓,現有機構858440個;其中合格805209家,占91.42%;注銷執業許可證機構17218家,占1.95%.在所有檢查的醫療機構中,共吊銷醫師執業證書258人,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387家,移送**案件304件,移送監察案件5825件,追究行政責任4996人。
整頓中,全國共查出執業行為不規范的基層醫療機構48569家,占總檢查機構的6.65%.不規范執業行為包括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超范圍執業、無證執業、擅自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和出租承包科室等。
在標準化建設達標方面,基層醫療機構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急救設備不全,占總檢查機構的7.36%.其他問題依次為醫療用房布局不合理,醫療用房面積不足,未建立健全技術操作規范,基本設備不全等。
診療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 基層不合理用藥問題突出
檢查中還暴露出基層醫療機構一些診療規章和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報告顯示,部分機構存在缺少門診就診記錄、處方質量差、診療不合理、急診急救能力偏弱等現象。其中,處方書寫不規范機構占總檢查機構的12.89%,醫療廢棄物管理不規范占11.25%,病歷書寫不規范占5.37%,消毒隔離制度未落實占4.64%.
報告指出,基層不合理用藥問題突出。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用藥與診斷不符、抗菌藥物選擇不適宜、藥物用法用量不符合說明書規定、聯合用藥指征掌握不當、激素使用不當等現象,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工作較薄弱。
報告強調,多數基層醫療機構沒有開展醫療質量與安全事件網絡直報工作。非公立醫療機構在依法執業、傳染病報告、會診管理、醫療廣告等方面問題尤為突出。
院感控制意識不強 消毒**工作操作人員培訓少
近年來,個別地方發生了數起診所、村衛生室違反相關診療規范造成的感染事件。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相關人員表示,在集中整頓工作中發現,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院感控制意識不強,院感控制法規、制度和標準執行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其中,未建立、執行院感相關規定的占調查機構的2.93%;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未落實的占1.71%.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亟待規范,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的手術室、口腔科、消毒**室、治療室、換藥室和清創室等重點部門。
檢查還發現,基層醫療機構消毒**工作操作人員接受培訓少,多未取得特種設備上崗證。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配備有壓力蒸汽滅菌器,但普遍使用不正確;較多的基層醫療機構未開展滅菌效果的生物監測,有的機構雖已開展,但不能每周進行生物監測。一次性醫療用品、消毒劑、消毒器械等索取、審核相關許可證明不齊全。
報告建議,應進一步強化基層醫療機構院感管理意識,加強培訓,加強對重點部門的管理,嚴格執行注射操作規程,規范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和滅菌,健全并嚴格執行一次性醫療用品、消毒劑、器械的索證制度;完善手衛生設施配備,如皂液、手消毒劑、干水紙、洗手池。
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短缺 信任度低導致資源浪費
基層醫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不能滿足基層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醫技人員嚴重短缺,存在無證執業、跨類別、跨專業和超范圍執業等問題。
檢查發現,部分地方**只重視硬件建設,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設備設施完善,但人才隊伍建設未能同步進行。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患者信任度低,就診人員少,導致醫療資源利用效益低,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報告建議,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引進、培養、使用、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解決基層人員總體數量不足、專業結構欠合理,以及檢驗、影像、藥劑等專業人員短缺、護理隊伍建設相對薄弱等問題;逐步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基本待遇。
監管體系有待加強
報告指出,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地區監管主體不明確,監管人員不足,監管制度亟待完善。按照職能劃分,縣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的管理職能在醫政處,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綜合管理職能在農村衛生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的職能在社區衛生處等,各部門尚未形成監管合力。基層醫療機構點多、面廣、分散,監管工作難度很大,而衛生行政部門監管人員有限、手段滯后、經費來源無保障,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較薄弱。
報告建議,應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成立多部門參與的監管分工協作機制,整合監管力量,逐步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同時探索建立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基層醫療服務監管體系,整合監管力量,加強動態監管,提高監管水平。
此次《2013年基層醫療機構整頓匯總分析報告》反映出諸多問題,為我們敲響警鐘。基層醫療機構作為醫療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舉足輕重。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才能更好地減輕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現狀,從而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問題。希望在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基層醫療機構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