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患者如何選擇輔助檢查
病因頗多,須加以鑒別
引發胸痛的原因頗多,不僅是心血管系統疾病,多種原因均可導致患者出現胸痛的癥狀,如外傷、炎癥、腫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組織損傷**肋間神經、膈神經、脊神經后根和迷走神經分布在食管、支氣管、肺臟、胸膜、心臟及主動脈的神經未梢,均可引起胸痛。胸痛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并非和病變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嚴格一致。對胸痛患者進行鑒別診斷時,可先分析其屬于哪一大類疾病范圍,再在此大類中鑒別出真正的病因。另外,在各種胸痛患者中,須對高危患者(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征、主動脈夾層、肺栓塞和張力性氣胸等)格外關注,并迅速給予診斷和臨床處理。
常規影像學檢查
胸片 所有胸痛患者均應接受X線胸片檢查,胸片有助于發現肺部、胸膜及胸廓等部位病變(如肺炎、胸腔積液、氣胸及肋骨骨折等)。已有臨床研究發現,近1/4的胸痛患者可通過胸片檢查發現其相關病因。
超聲檢查 膽道疾病有時可以胸痛為臨床表現,腹部超聲檢查可輔助鑒別膽石癥、膽囊炎等診斷。
超聲心動圖檢查可發現急性心肌梗死和嚴重心肌缺血患者室壁階段性運動不良、運動消失或反常運動;但如果能通過詢問患者病史、完善心電圖及心肌生化標志物檢查等確診急性心梗診斷,且患者又無并發癥發生,則不必在急性期強求超聲檢查的結果,而應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進行此項檢查。
臨床意義 超聲心動圖檢查對診斷急性肺栓塞有很大幫助,有時可發現右房、右室或肺動脈內血栓等肺栓塞直接征象,還可以非侵入性測定肺動脈壓力,判斷有無右心擴大、右心室運動不良等肺栓塞的間接表現。超聲檢查還可發現外周深靜脈內的血栓,對診斷肺栓塞有間接幫助。另外,心臟瓣膜病(如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和心肌病(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也主要靠超聲心動圖來確診。
局限性 超聲心動圖可用于主動脈夾層的檢查和診斷,但具有一定局限性,即受聲窗限制僅能看到升主動脈(包括主動脈弓)和腹部、髂部的血管;其主要征象是主動脈明顯增寬,主動脈壁分離形成真腔與假腔,有時可發現撕裂的內膜以及壁內血腫,但內膜的破口較難被識別。經食道超聲可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心源性胸痛危險度分層
對疑似心源性胸痛的患者應進行危險度分層。
高危患者 有典型心絞痛癥狀且胸痛持續時間大于20分鐘、含服硝酸甘油后癥狀無緩解或再次復發、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如出現夜間心絞痛發作及發作時程延長或頻繁發作的胸痛伴明顯臨床檢查異常(左室射血分數降低、新出現的二尖瓣反流或加重、ST段壓低或抬高、新出現左束支傳導阻滯、T波明顯壓低或倒置、心肌酶譜升高等),則屬高危患者。
中危患者 包括新出現的心絞痛癥狀持續時間小于20分鐘、穩定性勞力型心絞痛、有冠心病病史但出現非典型胸痛的患者。
處理 對高危患者應住院或留院觀察并嚴密監測,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行相應影像學檢查及檢查的時機,對診斷急性心梗的患者應按相關指南進行治療。對于中危的患者更傾向于進一步行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胸痛的病因。對胸痛患者應首先進行疾病病因學篩查,如懷疑為心血管疾病所致,再對其進行危險度分層,并根據分層的不同來選擇經濟效益比最佳的影像學檢查(選擇方法參見下圖)。[2830401]
CT血管造影
以64排螺旋CT為代表的高分辨率CT開創了冠狀動脈無創性檢查的新紀元。64排CT冠脈血管造影(CTCA)可以多角度觀察冠狀動脈的起源和走行途徑,顯示管腔和管壁結構,對狹窄病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能提供周圍組織和斑塊的形態學信息,對冠心病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我們必須客觀地正視其陰性預測值高和陽性預測值低的現實,正確引導臨床醫師進行合理選擇。
冠脈CTA(冠脈CT血管造影)主要適用于中危胸痛患者,尤其適合35~60歲的中青年患者。老年(尤其是高齡患者)的冠脈常合并較嚴重的鈣化,冠脈CTA無法準確判斷管腔情況,臨床指導價值大大降低。目前冠脈CTA尚不能全面準確判斷冠脈的狹窄程度,因此不能完全取代經由導管進行的冠脈造影。對低危患者,冠脈CTA尚不能作為常規的普查手段;而對高危患者,導管法冠脈造影仍不可缺少。對于懷疑主動脈夾層和肺栓塞的患者,CT血管造影可作為首選的診斷方法,有重要臨床價值。
負荷超聲心動圖
負荷超聲心動圖也是臨床常用的無創性心血管診斷和評估方法。在運動(如平板或踏車)或藥物(如多巴酚丁胺)的負荷作用下,實時記錄心肌室壁運動及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定量評價心肌缺血的范圍,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診斷、療效評價、存活心肌檢測以及患者危險度分層和預后評估。用于冠心病診斷時,其敏感性略低于心肌核素顯像,但是特異性略高于心肌核素顯像。
心臟磁共振成像
心臟磁共振成像(CMR)有良好的時間、空間和組織分辨率,可同時顯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具有無輻射、任意角度成像以及動態觀察心臟運動的特點,這種集形態和功能為一體的無創性檢查方法已發展成為心臟病診斷和鑒別診斷的理想方法,被認為是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金標準”。CMR臨床應用日益廣泛,對心包疾病、心臟腫瘤、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和大動脈炎的診斷具有較大價值。對各類心肌病,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和應激性心肌病等的評價具有獨特優勢。現階段冠脈磁共振血管造影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而基于鈣化在磁共振成像上無信號的特點,正好可彌補鈣化所致冠脈CTA陽性預測值低的缺陷。
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目前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所有臨床高度懷疑為冠心病、進行危險分層后評估為高危的患者均可考慮行此項檢查。其優點是診斷明確并可以同時進行治療,但為侵入性檢查,有一定的手術風險,且屬所有檢查中最為昂貴的檢查。在此項檢查的同時還可行右心導管肺動脈造影檢查以除外肺血管疾病所致胸痛。
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甚至的致命的,因此作為醫生要熟練掌握胸痛患者要做的輔助檢查,及時予以鑒別診斷。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