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日專電(周婷玉、林鵬超)控制病毒是治療乙肝的根本,然而病毒耐藥卻是實現乙肝治療目標的一個“路障”。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侯金林日前建議,堅持“雙優”,即優選藥物和優化治療,實現強效降低病毒量,有利于降低耐藥風險。
侯金林在“中國乙肝抗病毒治療回顧”討論會上介紹說,當前尚無法徹底清除乙肝病毒,因此治療乙肝的目標是長期地控制病毒不**,這樣才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從而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
然而現實中很多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出現耐藥,影響治療效果。為此,侯金林強調,剛開始接受治療的患者必須優選藥物,以減少耐藥機會。
歐美乙肝治療指南都強調抗病毒治療要首選強效低耐藥藥物,中國2010年新版的《乙肝防止指南指出》也指出:如果條件允許,應首選強效耐藥率低的藥物。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副院長繆曉輝指出,降病毒力量越大,耐藥發生率也越低,因為病毒量少發生變異的機會就小。
另據侯金林介紹,最近在亞太肝病年會上公布的一項臨床實踐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口服抗病毒治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在接受強效低耐藥藥物治療48周,乙肝病毒也可被控制到不可測,這為堅持把乙肝病毒降到最低帶來了希望。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