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多種感染,從毛囊炎和皮膚膿腫到菌血癥和心內膜炎。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于健康成人和兒童的皮膚和粘膜,最常見于前鼻孔,皮膚,**和直腸。該生物體能夠在組織中繁殖并產生幾種誘導炎癥和膿腫的酶。許多菌株產生外毒素,導致三種相關的綜合征:攝入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引起的腸道疾病,由剝脫性毒素引起的類燙傷皮膚綜合癥,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1(TSST-1)和其他腸毒素引起的毒性休克綜合征(TSS)
毒性休克綜合征最初描述于1978年,大多數臨床報告的TSS病例是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引起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TSS病例也隨著MRSA感染率的增加而出現。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能夠產生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1(TSST-1),并且感染這些菌株的患者可能發展為TSS。
臨床表現
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包括發熱,低血壓和皮膚表現。其他癥狀和體征包括寒戰,不適,頭痛,喉嚨痛,肌痛,疲勞,嘔吐,腹瀉,腹痛和直立性頭暈或暈厥。
TSS的癥狀和體征迅速發展,在住院的最初48小時內,患者可能出現彌漫性紅皮病,嚴重的水樣腹瀉,尿量減少,紫紺和四肢水腫。腦缺血和水腫繼發可能發生諸如嗜睡,精神錯亂,煩躁,激動和幻覺等神經系統癥狀。
低血壓:低血壓的快速發作,定義為成人的收縮壓≤90mmHg或16歲以下兒童的年齡小于5%,或舒張壓的直立性下降≥15mmHg,或直立性暈厥或頭暈,常導致隨后的組織缺血和器官衰竭。低血壓是由全身血管阻力的降低以及從血管內空間到間質空間的非流體性流體泄漏引起的,這兩者都是由負責毒素引起的大量細胞因子釋放的結果。低血壓可能對大量靜脈注射液無反應,并可持續數天。
皮膚表現:在TSS中可見各種皮膚表現。最初的紅皮病涉及皮膚和粘膜,其特征是類似于曬傷的彌漫性紅色黃斑疹,也包括手掌和腳掌。這種皮疹可能是微妙的,稍縱即逝。在術后TSS中,所涉及的手術傷口部位周圍的紅斑可能更強烈。粘膜受累包括結膜鞏膜出血和**和口咽粘膜充血。在更嚴重的情況下,粘膜上會出現淺表潰瘍,并且會出現瘀斑,水皰和大皰。由于組織間液的增加,患者也會出現水腫。
遲發性皮膚表現包括瘙癢性斑丘疹,可能在疾病發作后一至兩周發生,手掌和足底脫屑,特征是在疾病發展后一至三周開始。由于脫屑發生較晚,因此不能用于TSS的急性診斷。在某些情況下,直到稍后觀察到脫屑時才可以在鑒別診斷中考慮TSS;在非經期疾病中尤其如此]。一些患者在發病后一至兩個月也會失去頭發和指甲,再生長六個月。
多系統表現:TSS可涉及所有器官系統。許多患者報告彌漫性肌痛和虛弱表現為癥狀,這通常伴隨著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濃度的增加。胃腸道癥狀也很常見,尤其是大量腹瀉。腎前性和內在性腎功能衰竭都可能發生并且常伴有其他代謝異常,包括低鈉血癥,低蛋白血癥,低鈣血癥和低磷血癥。
實驗室檢查結果
臨床實驗室檢查中的異常反映了休克和器官衰竭。白細胞增多癥可能不存在,但成熟和未成熟中性粒細胞的總數通常超過90%,未成熟的中性粒細胞占中性粒細胞總數的25%至50%。最初幾天出現血小板減少癥和貧血,常伴有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時間。可能存在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其他實驗室異常反應多器官衰竭,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肝功能檢查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大多數實驗室檢查將在疾病發作后7至10天恢復正常。
診斷
中毒性休克綜合征(TSS)的診斷基于臨床表現。患者必須發燒>38.9°C,低血壓,彌漫性紅皮病,脫屑,并參與至少三個器官系統。缺少確認病例定義的特征之一的患者可能被認為是可能的病例。金黃色葡萄球菌從80%至90%的TSS患者的傷口或粘膜部位恢復,并在約5%的病例中從血培養中出現。
治療:中毒性休克綜合征(TSS)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支持。
1、支持療法:由于難治性低血壓和彌漫性毛細血管滲漏,患者可能需要大量輸注液體(每天10至20升)以維持灌注。盡管單獨使用液體可以改善血壓,但也可能需要血管加壓劑(例如多巴胺和/或去甲腎上腺素)。
2、手術治療:任何已識別的傳染病灶的引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術后患者中,由于炎癥反應減弱,手術傷口可能似乎沒有被感染,但是如果有必要,應該進行探查并進行清創。
3、抗生素治療:需要使用抗葡萄球菌抗生素治療來根除生物體并預防復發。
所有疑似TSS患者均接受克林霉素治療(成人:每8小時靜脈注射900mg[IV];兒童:每日25至40mg/kg,分三次服用)加萬古霉素(成人:15至20mg/kg)/劑量每8至12小時,每劑量不超過2克;兒童:每天40mg/千克,四次分劑量)。
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引起的TSS患者接受克林霉素(如果易感;成人:每8小時靜脈注射900mg;兒童:每日25至40mg/kg,分三次服用)加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每4小時靜脈注射2克靜脈;兒童:每24小時100至150mg/千克靜脈注射,分4次給藥)。
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TSS患者接受克林霉素(如果易感;成人:每8小時靜脈注射900mg;兒童:每天25至40mg/kg,分三次服用)加萬古霉素(成人:每8至12小時15至20mg/千克/劑,每劑量不超過2克;兒童:每天40mg/公斤靜脈注射四次分劑量)或單獨使用利奈唑胺(成人:每12小時口服600mg或靜脈注射);兒童:口服或口服靜脈注射10mg/公斤或每12小時靜脈注射)或與萬古霉素聯合使用,具體取決于感染源。
治療持續時間,即使沒有明顯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我們通常用一到兩周的抗葡萄球菌藥物治療。
4、其他療法: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在葡萄球菌TSS中使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是一種合理的治療方法,如果個體由于抗體對毒素的產生減少而對TSS敏感。IVIG治療可能對鏈球菌中毒性休克有效,這是另一種超抗原介導的疾病。
預后
與中毒性休克綜合征(TSS)相關的死亡通常發生在住院的前幾天,但可能在入院后兩周內發生。死亡原因歸因于難治性心律失常,心肌病,不可逆性呼吸衰竭,以及很少因凝血缺陷引起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