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有幸得到參觀四川華西醫院麻醉科手術室的邀請我激動萬分,能零距離接觸位于天府之國成都的這艘巨大的麻醉航母,哪個麻醉人不向往和心動?
8月31日8:30,我們一行人早早來到華西醫院麻醉科門前等待,更換了一次性參觀服,帶好帽子口罩,在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陳果老師的帶領下進入麻醉科手術室參觀學習,陳果老師一路上概述了華西醫院麻醉科歷史:華西醫院麻醉科的建立起源于解放初期成立的麻醉組。1978年麻醉科作為***的臨床科室正式成立,閔龍秋教授擔任第一任麻醉科主任,金德芳教授和王泉云教授分別擔任第二任和第三任麻醉科主任。在三位教授的帶領下,麻醉科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不斷成長壯大。1984年即建立了麻醉學碩士點,1990年和外科一起組建了中心ICU,麻醉科吳淑紅教授擔任第一任ICU主任。2000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前任會長、中華麻醉學會候任主任委員劉進教授作為學術帶頭人正式擔任麻醉科主任、ICU主任和麻醉與危重病醫學教研室主任。
陳果老師還告訴我們麻醉科現況:麻醉科有教授、副教授、主治醫師共約90人,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約160人,進修醫師約80人,研究生約90人,實習醫師約30人,麻醉科護士約70人,秘書及工人約10人,麻醉科共管理超過500人!
華西醫院共約100手術間,2017年手術麻醉17萬余例,無痛胃腸鏡6萬余例。手術室外麻醉點包括日間手術、無痛胃腸鏡和纖支鏡、精神科ECT治療、放射科介入治療室等。常規開展麻醉門診和疼痛門診。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間,雜交手術間各一間。心臟手術、器官移植手術,脊柱側彎矯正等大型復雜手術齊全。因為華西婦兒醫院和華西口腔醫院就在隔墻之外,所以華西醫院沒有開展婦產科和口腔科手術。
曲曲折折進入麻醉科,陳果老師首先帶我們參觀了設備資源部手術室庫房,里面有麻醉科手術室所用的所有耗材與設備,迥異的是,這個部門是由設備科來負責和管理的,也就是麻醉科手術室不用分出人手來負責和管理,真正做到后勤為臨床服務的宗旨;另外設備維護及簡單故障也由設備科負責,讓麻醉醫生專注于臨床,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麻醉科設立藥房,每天住院醫師來領取所需的麻醉毒麻藥品,麻醉護士負責分發及核對藥品,最讓我驚訝的是:華西醫院麻醉科的老師們不用開紅處方,由藥房麻醉護士打印出簽名即可,一想到我們每天花不少精力在紅處方的開具核對填寫上,我不由露出大寫的羨慕……
進入手術間,陳果老師說,每個工作地點中各個小環境基本——相同品牌和型號的麻醉機(GE)和監護儀(菲利普)、相同的麻醉用品車、相同的藥品擺放位置、相同的一次性用品擺放柜。除了管制的**品和需要低溫保存的藥品以外,常規的**品和耗材不需要出手術間就隨手可及,不僅最大程度降低了因為環境造成的人為失誤,同時能提高工作效率,儀器操作培訓也相對簡單。另外華西醫院麻醉科實行主治醫師負責制——每一位病人都有一位主治醫師負責,每一位住院醫師每天都有一位主治醫師負責,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在職責上都是主治醫師。一位主治醫師一般負責2—3個手術間,每一個手術間還有至少一位住院醫師(可能是規培或者進修醫師甚至是實習醫師),可能還有實習醫師或者研究生。主治醫師對病人的麻醉安全負法律和醫療責任。若遇應急事件,可呼叫應急專家組(由主任、副主任和高年資醫師組成)協助處理,但是所有責任仍然由當事主治醫師承擔。有趣的是華西的住院醫師包括規培醫師一律穿紅色工作服戴紅色帽子,本院主治以上醫師穿藍紫色衣服戴同色帽子,而護士則是花衣服和花帽子,手術科室醫生一律藍色洗手衣,這樣就可以通過服裝帽子很輕易辨別其身份和資歷,真的是很實用呢!華西醫院能每天完成400臺左右的手術這些忙碌的“小紅帽”功不可沒哦。
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間正在做一臺泌尿外科手術,由于參觀人數太多,我們沒能進去一睹達芬奇機器人的風采實乃遺憾,不過,人生總是會有遺憾,不是嗎?
幸運的是左云霞主任在手術間親自示范了小兒吸入麻醉,簡直是一場完美的麻醉誘導操作規范秀,讓我們大飽眼福見證了七氟烷吸入麻醉的神奇。
最后,陳果老師帶我們參觀了PACU,了解了其收治患者的標準流程。
9:35我們在小會議室聆聽左云霞教授精彩又接地氣的課件《小兒吸入麻醉》,授完課回答完學員的提問后左教授匆匆離開,她還有幾個手術間的手術沒開臺呢。麻醉科李茜副主任為我們帶來的《麻醉術中知曉》也讓我們受益匪淺。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