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女,33歲。2009年7月23日初診。每當經期前后患口瘡,疼痛異常,飲食難進。經后口瘡逐漸全愈,月月如此。月經先期而至,量多色紅,時有塊下,情緒易波動。舌紅,苔薄黃,脈弦細,口瘡于舌兩旁如豆粒大小,色紅。治當養肝調沖,方用丹梔四物湯加減:當歸15g,川芎6g,炒白芍12g,生地24g,丹皮10g,梔子10g,丹參10g,知母6g,黃柏10g,川牛膝10g,青黛6g,麥冬10g,玄參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3劑?;颊邞幎瑖谄涿吭陆浨胺?劑,連服3~5月?;颊咦駠诜帲两窨诏徫窗l。
按:復發性口瘡是以口腔黏膜反復發作的疼痛性潰瘍為其特點。臨床常見有因脾胃濕熱而發者,多用瀉黃散治療。有因心火上炎者,多用導赤散治之。也有少陰不足,陽有余之癥,可用玉女煎治療。此案口瘡常發于經期,實乃肝沖不調之故也。夫肝藏血,體陰用陽,沖為血海,其陰血多來自肝臟。經期血??仗摚钜资垢位鹜齽?,沖脈之氣上沖而發為口瘡。足厥陰肝經“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沖脈“上達咽喉,環繞口唇”。進一步闡明了肝沖引發口瘡的機理。故治療以養肝為先,以四物湯養血和血,加丹梔以清熱涼血。陰血足,熱邪去,則血靜沸止,更以丹參活血以通經,牛膝降沖引熱下行,佐以知母、黃柏、青黛、玄參、麥冬養陰清熱。全方意在養肝調沖,清肝斂陽,故用之顯效。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