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士最關心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少吃點”,因為食欲總是很難控制。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膳食纖維在腸道中被消化后,會釋放出一種分子,通過作用于大腦中一個已知的用來調節饑餓感的區域,從而抑制食欲。這也讓人們進一步理解了為什么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是“健康”的。
大多數加工過的西式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精制糖和脂肪,卻只有很少的可在腸道中發酵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指不能被人體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糖類及木植素,這一詞匯在較早的營養學中不曾出現過,但近年來的動物研究顯示,纖維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一個最理想的水平;且腸道中微生物發酵的膳食纖維,可以減少總體食物攝入量和體重,這種作用被認為和抑制食欲的腸道激素有關系。
現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加里·弗若斯特和他的研究團隊揭示了膳食纖維在發酵同時,也可以直接對大腦產生抑制食欲的作用。他們的研究顯示,膳食纖維在經過腸道中微生物的發酵后,釋放出的短鏈脂肪酸乙酸鹽會在小鼠下丘腦部位的神經細胞積累并轉化,而下丘腦部位是一個已知的會控制饑餓感的腦區。研究人員注意到,直接給小鼠喂食膳食纖維或者乙酸鹽,可以立刻減少小鼠的食物攝入,并且引發出腦部一系列和抑制食欲相符的神經元活動。
如果能夠在人體研究中得以證實,那么這項研究的發現就預示著:增加可發酵的膳食纖維將有可能成為一項有效的體重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