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曲線:父親生育年齡與后代雙相風險相關
2014-02-12 08:57
閱讀:2089
來源:醫脈通
作者:孫福慶
責任編輯:云霄飄逸
[導讀] 父親生育過早或過晚均增加后代罹患雙相障礙的風險:當父親在20-24歲或50歲以后生育時,后代罹患雙相障礙的風險大增。然而,長期為人們所關心的母親生育年齡與這一風險并不相關。
一項發表于2月6日《雙相情感障礙》的研究顯示,父親生育過早或過晚均增加后代罹患雙相障礙的風險:當父親在20-24歲或50歲以后生育時,后代罹患雙相障礙的風險大增。然而,長期為人們所關心的母親生育年齡與這一風險并不相關。
研究共納入了芬蘭雙相障礙產前研究項目的1861名雙相患者,以及3643名年齡及性別匹配、未罹患雙相障礙或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者發現,與那些在30-34歲時當上父親的人相比,男性50歲之后所生育的子女罹患雙相障礙的風險可升高1.84倍。這一風險的升高與母親的生育年齡、精神病史、父親的教育水平及出生地等無關。
未校正的比值比[OR]
研究者以30-34歲生育作為基準,得到其他年齡段生育的初始及校正OR值
男性于20-24歲時生育,子女罹患雙相障礙的風險可升高35%.還有一部分男性在20歲以下生育,但這一部分人在樣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僅有1.4%的患者及1.0%的對照屬于這種情況。
此項研究未發現母親生育年齡與子女雙相風險之間的關系。事實上,母親于20歲以下及20-24歲生育可使相關風險升高,但校正包括父親生育年齡在內的因素之后,這一相關性即不存在。
主要研究者、圖爾庫大學的Andre Sourander及其同事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暗示不同年齡父親所生育的雙相患兒的發病機制可能不同。
他們認為,de novo突變與年老父親生育雙相患者的可能性增加有關,因為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精母細胞將經歷更多次的分裂。然而,對于年輕父親而言,其生育雙相患兒可能更多地歸咎于環境因素,諸如社會經濟地位、教育程度及健康習慣等。
“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明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基因-環境互動對發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