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橋東區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訪,記者正在“國醫堂”候診人群中逡巡采訪對象時,一位干部模樣的大爺輕輕碰了碰我的胳膊,“您是記者?”在得到肯定地回答后,大爺竟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地笑了:“那太好了!您得好好宣傳宣傳咱們楊醫生!”“楊醫生是誰?”大爺看出記者的疑惑,講起了他與楊醫生之間的故事。
大爺名叫劉煥群,今年75歲,是河北省農科院的退休職工,因為肺氣腫和心臟病的問題,在大醫院住過兩次院。最嚴重的時候,走40、50米的距離,需要歇上3次至5次,上下樓梯更是喘得上氣不接下氣。然而,第二次住院也沒能解決實際問題,大爺賭氣出了院。后來聽大院里的鄰居說,桃園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有位楊云醫生醫術很好,就跑來試試,經過楊醫生半個多月的治療后,癥狀得到明顯的好轉,現在已經治療了近3個月了,用老人自己的話說“就跟沒病人一樣,既不喘也不累。感覺好著呢!”大爺說,“這是我第一次跟社區醫生打交道,就這一次就把我給治服了!”
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群介紹說,能夠引進像楊云這樣的石家莊市“社區知名中醫”,得益于該中心“國醫堂”的建立。劉群介紹,自從引進入才設立了“國醫堂”后,該中心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從簡單的門診看病開藥,發展到已能開展包括針灸、推拿、理療等在內的20余種中醫藥服務項目。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也同時帶動了該中心收入的增長,中醫藥服務的受益從過去每月兩三千元增長到現在每月十三四萬元,占中心整個收入的60%以上。
探索中醫藥全科綜合服務模式
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只是石家莊市在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中的一個縮影。
作為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2年5月確定的全國唯一的“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市”,石家莊市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為全國深化醫改和推進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成功模式和先進經驗。為此,石家莊市衛生局提出,要以轉變中醫藥事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滿足城鄉居民中醫藥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繼承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全面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石家莊特點、時代特征的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協調發展新模式。
“國醫堂”是石家莊市探索中醫藥全科綜合服務模式的一種有效形式,而“探索中醫藥全科綜合服務模式”正是石家莊市著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一大創舉。
“一堂一館”形成石家莊特色
石家莊市衛生局局長李志宏告訴記者,在探索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之路的過程中,石家莊市以“國醫堂”建設為平臺,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中醫藥服務新品牌。2012年,市、縣兩級財政投入980萬元,在4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了“國醫堂”.2013年,繼續投入210萬元,創建了20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了5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國醫館”,形成了具有石家莊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堂一館”模式。此外,石家莊市還從中醫藥服務、中醫藥養生、中醫藥文化入手,投入70萬元,創建了10個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采用中醫藥手段對社區居民進行連續性全程健康管理。
今年,石家莊市投入1300余萬元,在75所鄉鎮衛生院建成了“國醫堂”,40所鄉鎮衛生院建成了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創建了1020個中醫藥特色示范性村衛生室。在4個縣(市)、20個鄉鎮和100個村開展了中醫藥縣鄉村一體化管理試點,實行統一機構設置、統一人員調配、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飲片配送、統一業務管理、統一績效考核。目前,90%的鄉鎮衛生院、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率先組建中醫聯合體
作為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實驗市,石家莊還承擔著著力深化公立中醫院綜合改革的任務。通過協調,今年7月,石家莊市9所縣級中醫院與縣級綜合醫院改革同步實施,將中醫診療收費標準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了50%,并對實行藥品零差率的欒城縣中醫院實行了藥品零差率補償。不僅如此,石家莊市還在全省率先組建了中醫聯合體,以市中醫院為龍頭,選擇7所縣級中醫院、4所民營中醫院和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首批聯合體成員單位,在成員單位間中藥制劑可以調劑使用。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優勢作用,石家莊市在市中醫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在縣級中醫院建設了“治未病”科,在85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了“治未病”門診,研發了膏方、藥茶、藥枕等20余種“治未病”產品。在所有縣(市)中醫院建設了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基地,全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率達到了95%.據統計,目前,該市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5%的鄉鎮衛生院能提供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人才是提升基層能力的根本
擁有378戶人家的元氏縣蘇陽鄉溝北村,位于石家莊市元氏縣城西南5公里,張建波是村里唯一的一位鄉村中醫。從每天早上7點鐘開始工作,到下午5、6點鐘才能下班,一天中,他總共要接診七八十名患者,還要為他們中的大部分患者做針灸和理療。記者問他累不累?他靦腆地說到,“累是很累,但也沒有辦法,村衛生室就只兩人,就我一人懂中醫,大家就是沖著你來的,再累也得干啊!”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人才是根本。面對基層中醫藥人才總量不足、整體素質偏低、技術骨干匱乏的問題,2012年,石家莊市衛生局會同其他部門***了進一步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著力抓好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了108名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類別的大專以上畢業生,充實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分批組織了500名村衛生室中醫藥人員到河北中醫學院和市級醫院進行為期35天的學習;從市、縣兩級中醫院遴選106名指導老師,從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選出129名中青年中醫藥人員,結成師徒關系;開展了“首席中醫師”進社區活動,選派84名高年資主治以上的中醫師到4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評選出78名石家莊市“鄉村知名中醫”和30名“社區知名中醫”,有效調動了廣大基層中醫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