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天在滬閉幕的“第四屆上海頸動脈與腦卒中國際論壇”上獲悉,針對腦卒中(俗稱腦中風)高發態勢,本市將率先在浦東新區探索圍繞腦卒中篩查的切實可行的區域性防止督查體系。
據介紹,由浦東新區南匯中心醫院(華山醫院南匯分院)牽頭,聯合轄區內的宣橋、祝橋、新場、六灶、老港、大團等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提高頸動脈硬化狹窄的內、外干預成功率著手,建立腦卒中篩查區域性防止督查體系。該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對轄區內100多萬居民中超過50歲的人群普遍進行一次篩查,建立起集中、聯動的數據庫,并對高危者實施跟蹤,適時介入手術等干預,以期尋求能在社區進行的篩查方案。
2008年公布的我國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國民的第一死亡原因。腦卒中作為一組以腦組織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性腦血管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率等“四高”特點。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我國腦卒中發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發病者約有30%直接死亡,其余70%的生存者則多有偏癱、失語等殘障。專家預測,如不加以有效干預,未來10年,我國腦卒中患者的發病率將出現井噴式暴發。
另有研究表明,合并有頸動脈病變的腦卒中患者首次發病后兩年內約60%將復發,而其中50%的患者最終死于嚴重的腦卒中。早期發現頸動脈分叉處的病變,早期進行內、外科干預治療,可以大大降低中風發生率,防止卒中再次復發。
據悉,自2009年6月“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止工程”啟動以來,全國已有60家三級甲等醫院作為省級腦卒中篩查與防止基地,積極參與構建全國腦卒中篩查與防止體系。華山醫院目前是上海市唯一的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止基地。華山醫院血管外科致力于頸動脈硬化狹窄性疾病的外科治療,他們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科,連續多年在臨床上大規模篩查頸動脈硬化狹窄患者。近年,華山醫院更著力于腦卒中的二級預防,將篩查、防止范圍從靜安區逐漸輻射至寶山區、浦東新區等區域內的基層社區。經過十余年不懈努力,累計發現萬余例腦卒中高危患者,其中約90%患者得到妥善診治,從源頭避免了腦卒中的發生。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