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陽潢川縣出現大面積腹瀉,部分居民將原因歸結為自來水受到污染。潢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鄔志合回應稱,今年腹瀉的病例比去年略高,但并沒有出現大面積腹瀉現象,自來水檢測合格。河南省衛生廳派出的專家組成員8日表示:目前潢川縣城疫情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明顯的攀升,引發腹瀉的最主要原因是飲用水水質變差。
一個小小的縣城,在短時間內,醫療機構收治了大批腹瀉患者,藥店腹瀉藥一度脫銷。疫情是怎么造成的?有多嚴重?公眾希望可以盡快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這個要求并不過分。但在此,當地**部門給出的答復無疑令人失望。他們一是否認了集體腹瀉的說法,二是否定了腹瀉是因為飲用水質的因素所致。但河南省衛生廳官方很快介入調查,他們給出的說法顛覆了這一結論——問題主要出在飲用水上,最主要原因是飲用水水質變差。這種說法與之前當地居民的質疑基本吻合。
從醫療的角度來看,腹瀉通常是胃腸道感染的癥狀,可以由多種細菌、病毒和寄生生物引起。感染通過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傳播,或由于衛生條件惡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當地**部門為什么要極力遮掩“集體腹瀉”?很可能因為他們害怕因此曝露當地環境的“短”,比如因為環境保護不力,導致水質被污染。還同樣害怕的是,當環境危機被揭露曝光后,引來上級部門對自己工作不力的質疑,甚至是問責。當然,還有公眾輿論對他們的問責與聲討。當“集體腹瀉”、水危機這樣帶有負面色彩的現象有可能與他們頭上的烏紗帽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本能反應就是否定問題的存在,否定危機的存在。他們可能會覺得,疫情只要被瞞過去,不給上級部門招惹麻煩,危機就會自然而然地在隱瞞中得到化解。在一些地方,不也曾經這么干嘛
疫情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正視問題的存在,找到病因所在,定位好水污染源,發動人們群防群治,集體腹瀉就能很快得到緩解。但如果**采取的是相反的做法,既不愿意承認疫情存在,也不愿意發動公眾參與防止工作,更不愿意承認自己工作的一些短處。那么,這有可能是一種更大的危機,公眾將因此付出更高的成本與風險。難道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我們還沒吃夠苦頭嗎?所以,遮掩“集體腹瀉”比疫情本身更為可怕。
當然,即使承認“引發腹瀉的最主要原因是飲用水水質變差”還遠遠不夠。在“水質變差”這一要害問題上,差到了什么程度?是否適合飲用水的國家衛生標準?在水質變差的過程中,有沒有**相關工作的失職?應該如何采取相應措施補救?這更需要回答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