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是一種骨髓性白細胞(而非淋巴性白細胞)異常增殖的血癌。其特點是骨髓內異常細胞的快速增殖而影響了正常血細胞的產生。急性髓細胞性白 血病最常見的癥狀是體重減輕、疲乏、發 熱、盜汗和納差,這種疾病可以擴散浸潤到機體的其他部位如淋巴結、肝和脾。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發病率隨著人的年齡而增加,是成年人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我 國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年 發病率是1.62/100000,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且有越來越多的患者死于該病。
近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 人員,在新研究中評估了特異性代謝產物2-羥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ate,2-HG)水平對于預測急性髓細胞性白血?。ˋ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預后的價值。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陳竺(Zhu Chen)院士、陳賽娟(Sai-Juan Chen)院士、沈楊(Yang Shen)醫生及賈偉(WeiJia)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近年來一些的研究發現,在神經膠質瘤、膠質母細胞瘤、軟骨肉瘤、膽管上 皮癌和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等大量的人類癌癥中都包含有異檸檬酸脫氫酶1和2(IDH1和IDH2)編碼基因突變。這些突變革變了酶活性位點的殘基,賦予了 癌細胞獲得性 功能。2-HG就是IDH突變導致生成并累積的代謝廢物,因其在癌癥代謝中的作用被稱為癌代謝物(oncometabolite)。
為了探討血清2-HG水平對于惡性血液病,尤其是對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臨床意義, 研究人員在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類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分析了這一代謝產物,并利用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儀確定了血清2-HG在適當的正常對照個體中的水平范 圍。研究人員在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中檢測到了異常的血清2-HG模式,發現在367名患者中有62人(17%)的2-HG水平高于臨界值。在31例具有極 高水平2- HG的病例中,有27人(87%)具有IDH1/2突變,而在31名具有中度高水平2-HG的患者中只有9人(29%)有IDH1/2突變,表明可能有其 他的遺傳或生物化學事件導致了2-HG升高。研究人員發現,在高2-HG組群中谷氨酰胺相關代謝產物確實顯示出一種有利于2-HG合成的模式。
研究人員在234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患者中證實,高水平2-HG是總存活 率和無病生存率的一個負性預后因子。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結果表明,高水平血清2-HG是一個獨立于其他臨床和分子特征的強有力的預后預測因子。研究人員還 證實相比于2-HG水平正常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早期造血細胞(blasts),高水平2-HG的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患者早期造血細胞顯示顯著不同的 基因表達/DNA甲基化 譜,表明2-HG在白血病生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