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Clin. Oncol. 7月線上發表了一篇關于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與認知相關性的綜述。輔助內分泌治療對認知有潛在的不良反應,盡管相關研究還很少,證據也并不十分明確。這促使我們關注,鑒別適合應用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患者的方法,避免藥物濫用。對此擇要進行編譯。(Nat Rev Clin Oncol 2015 Jul 21; PMID:26196252)
多項臨床試驗表明,延長輔助內分泌治療會使部分乳腺癌患者受益。當然,對于每位乳腺癌患者來說,延長輔助內分泌治療帶來的潛在獲益應與可能的不良反應相權衡。預后分子檢測的出現,使得我們能夠分辨出不需要延長內分泌治療的患者亞群以及復發風險低的患者亞群,并幫助我們選擇出最有可能從延長輔助內分泌治療獲益的患者亞群。這不僅能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更最大限度地減少治療的不良反應。
臨床前研究顯示,腦部內分泌治療具有明確的療效,然而相關研究的結果并不一致。在臨床激素干預的治療響應方面,則反映出更加顯著的差異。神經心理學研究表明,內分泌治療存在認知方面的不良反應,這種不良反應源于特定的治療方式,并且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如上所述,我們需要綜合考慮關鍵的介導和調節因子及身體和心理癥狀(包括之前就存在的或治療期間出現的),以便能準確地描述患者認知方面出現的改變,并探討是否存在特定的高風險患者亞群。另外,我們應關注與癌癥治療相關的認知改變是否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雖然神經心理測試結果顯示,患者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受到了影響,如職業、治療依從性和經濟狀況,但目前并沒有任何研究評估內分泌治療對這些方面的影響。所以,除了統計學意義,應對臨床意義進行標準化的明確的定義。這將有助于我們為患者選擇最佳和最安全的治療方案,以減輕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總負擔。
許多臨床試驗的目的是評價藥物的療效,Ⅰ期臨床試驗中藥物的毒性評估通常僅限于直接觀察到的不良反應。雖然理論上講,乳腺癌輔助治療的試驗設計可以評估長期用藥的不良反應,但各研究的結果往往不能合并。值得注意的是,認知方面的影響可能出現在治療的后期,而這種情況下往往很少被記錄。因此,有必要全面地評估這些短期和長期的影響,以及停止治療后影響的持續性和可逆性。在大型臨床試驗干預的前、中、后期增加認知功能的評估是有益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評估認知的基礎水平及(長期用藥)對認知的影響。不幸的是,現在鮮有試驗將認知評估納入臨床評估中。在幾項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些評價指標,包括病人為本的療效和在治療組間直接比較生活質量,這為未來試驗設計的提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臨床試驗設計中納入認知評估,機遇與挑戰并存,具體見下表。
臨床試驗納入認知評估的機遇與挑戰
神經腫瘤學反應評估工作組(RANO)和國際認知與癌癥特別小組(ICCTF)提出了一套核心認知測試,用以檢測患者的記憶力、執行功能及加工速度。這些測試已經被EORTC、RTOG及其它組織廣泛采用。未來在研究中納入這些測試將有望闡明內分泌治療對認知的潛在不良影響,并有助于找到在乳腺癌管理中能夠用于檢測的特定認知特征。由于臨床預后不斷改善、患者生存期延長,導致對乳腺癌特定亞組的患者過度治療的情況不僅存在而且在逐漸增加,在這樣的時期,有必要關注治療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他莫昔芬在認知方面存在潛在的不良影響,然而有關于芳香化酶抑制劑(AI)在認知方面的不良影響目前尚不明確。不過對這方面缺乏研究知之甚少。在乳腺癌治療中,輔助內分泌治療的帶來的價值超越了討論本身,這是因為輔助內分泌治療的確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并且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其對認知存在不良反應并需要中止治療。我們依舊需要繼續尋找預后相關的生物標記,以判斷患者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能否有足夠獲益,使建議更加科學合理。對于預期不能從輔助內分泌治療中獲益的患者,不進行這種治療可能對患者更有益。對于能夠從輔助內分泌治療中獲益的患者,我們有必要系統地觀察每一個不良反應的發生、嚴重程度和原因(包括認知的不良反應),并探尋可能降低這些不良反應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這些患者的生活質量。
原文編譯自:Cognitive effects of endocrine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keep calm and carry on?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