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AIT)是西方國家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在碘缺乏的地區,如英國,其占非醫源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中超過90%的病因。
甲狀腺功能減退被認為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近期一項meta分析顯示其增加20%的冠狀動脈心臟病(CHD)的風險。然而幾乎沒有有關甲狀腺功能減退是否增加腦血管病風險的流行病學研究,已有的研究規模較小,研究結果也不一。
腦血管危險因素,如頸動脈內中膜厚度以及房顫與AIT或者甲狀腺功能減退相關。這表明由AIT導致卒中的通路可能***與一般的心血管危險因素而存在。此外,與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類似,AIT可能自身也會影響腦血管病的風險。
為此,來自德國的André Karch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對卒中的影響,評估是否隨AIT持續時間變化卒中風險有所增加,以及是否***于經典的心血管危險因素而存在。研究結果表明AIT患者中卒中風險輕度增高,且在AIT診斷一年后影響最為顯著,該研究結果發表于最近的《神經病學》雜志中。
該研究是一項采用改善健康網絡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的大型歷史隊列研究。采用隨機泊松回歸模型比較甲狀腺素治療的AIT患者(n = 34,907)以及沒有AIT的匹配對照者(n = 149,632)在隨訪期內首次卒中的發生率。
較強的證據顯示AIT患者卒中的風險輕度增加。觀察到的風險增加部分***于心血管危險因素。在AIT診斷后首年內可見更大的效應值,但是無長期影響,這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殘留效應一致。
該研究的結果支持AIT患者中卒中風險輕度增高的假設。AIT診斷后不久可見更大的效應值,提示這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缺乏所致的心血管風險增加,而不是自身免疫性病理改變的累積效應。更好地篩查和早期治療無癥狀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性AIT患者能夠幫助減少其在診斷后首年內發生卒中的額外風險。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