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前期定義
當血壓超過115/75mm Hg時,收縮壓每升高20mmHg或者舒張壓每升高10mm Hg,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率升高2倍。另外,Framingham研究也證實,與血壓低于120/80mm Hg的人群相比,血壓為120-139/80-89mm Hg的人群發生高血壓和CVD的風險大大增加。主要基于這兩項研究,2003年發表的JNC 7明確提出了“高血壓前期(PHT,prehypertension)”這一概念,指的是血壓為120-139/80-89mm Hg的人群。無論歐美人還是中國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PHT的檢出率相當驚人,這提示我們應當更加積極地面對這一問題。
2PHT的臨床意義
PHT患者發展為高血壓,發生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腦血管病等可能性均大大增高。研究顯示PHT患者比血壓正常者更易患高血壓和糖尿病。Meisinger等對11001例德國人的研究發現,PHT患者12.5年內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血壓正常者的1.8倍。TROPHY研究也表明,2級PHT患者4年內進展到臨床高血壓的風險是52%.Hansen等發現,血壓130/85 mm Hg的人群10年內發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18.7%,而血壓低于這一數值的人群的風險是5.1%.另外,Markus等研究表明,與血壓正常者相比,PHT患者10年內左室壁增厚程度( 11. 9%比4.7%,P<0.001)、左室質量增加程度(15.7%比8.6%,P=0.006)、左室向心性重構和左室肥厚發生率均顯著升高。在一項為期7-21年的隨訪研究中,血壓大于130/80 mm Hg的人群在隨訪期內腎功能惡化的風險增加11%-91%,這種風險的增加與隨訪時間有關。
3PHT的管理
PHT人群是高血壓病1級患者的“后備軍”,如何對這一人群進行干預,是學者關注的重點。生活方式干預是治療PHT人群的基礎,當合并糖尿病、CKD、心臟病等情況時適合藥物治療。
PHT的非藥物治療主要是指生活方式調整,包括減肥、飲食調整、減少鈉攝入、鍛煉、限制飲酒等方面,這些都能有效地降低血壓。
PHT患者是否應該開始藥物治療,這方面研究尚少,并沒有統一的結論。一般認為如果合并糖尿病、CKD、心臟病等其它疾病,且患者較年輕,對降壓治療耐受良好,可考慮提前開始藥物治療。
小結
PHT具有較高的檢出率,這一人群發生臨床高血壓、糖尿病以及CKD等風險增加,并常常合并肥胖、炎癥指標升高等危險因素,應當引起重視和積極管理。生活方式調整能降低血壓、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建議對PHT人群進行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能阻止PHT進展為臨床高血壓,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評估藥物治療對PHT患者的靶器官保護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