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隊列研究表明,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如能在發病1年內改善其飲食并更積極地參加體力活動,則能顯著降低其未來5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研究結果3月21日在線發表于《糖尿病護理》。
研究者、英國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的Gráinne H. Long及其同事入選ADDITION研究及ADDITION- Cambridge研究中的867例40——69歲、接受常規治療或強化生活方式干預治療(指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有關飲食、體力活動、煙草應用及堅持服用的宣傳材料及咨詢)的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的基線平均年齡為61.1歲,男性占61%,在基線時和一年后采用問卷評估其體力活動及食物/酒精攝入情況,并測定其維生素C的水平以評估蔬菜及水果攝入情況。
結果顯示,總體來說,一年內患者的BMI、總膽固醇、HbA1c以及熱量、脂肪及酒精攝入量均顯著改善。排除1年前發生過CVD事件者及退出者后,對855例受試者的分析顯示,在5年中位隨訪時間內共計有53例(6%)發生了主要終點——CVD事件,其中心血管死亡11例、心肌梗死12例、卒中12例、血運重建18例。CVD風險與確診糖尿病后1年內健康行為改變的數量呈負相關,患者越積極地改變健康行為,其發生CVD事件的風險就越低。每天體力活動水平達到快走一小時水平的患者其CVD風險可降低51%,但是,大多數患者的體力活動并未達到如此強度。未進行健**活方式改善的患者隨訪5年間發生CVD事件的風險是積極進行健康行為改變者的4倍(P=0.005)。
該研究結果提示,我們應將生活方式干預作為糖尿病管理的一個重要組分。但是,如何讓人們積極進行和維持健**活方式則是一個重大難題,亟需進一步研究探討如何激勵患者更積極地選擇健**活方式。
評論:改變生活習慣應趁早!
Look AHEAD研究的研究者、美國南加州大學的Anne Peters在評論中寫道,該研究在已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對比了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和常規治療,研究結果提示“改變生活習慣應趁早”,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應盡早爭取在確診1年內改變其生活習慣。如,少飲酒可大大減少熱量攝入,多走路或有助于體重減輕。對那些HbA1c>6.6%或尚處于糖尿病早期的患者,如果你真的想幫助他們改善健康,不妨盡早開始生活方式干預。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